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河流地貌 > 河流侵蚀地貌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21015028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①处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在乙图中,与甲图中①处地貌相同的是____(填字母)。
(2)乙图中河流在C处河流侵蚀作用以________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往往呈____型。
(3)指出乙图中A处的地貌类型____,并简述其成因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地理实验】

实验名称流水地貌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河流不同河段地貌的形成,观察地貌形态及沉积物分布

实验器材沙堆、大矿泉水瓶、自制小旗子、小石子、水

实验过程

①根据班级人数划分小组,各小组在沙堆上堆砌模拟河道;

②从源头处倒水,观察流水经过上、中、下游各河段时的情况,做好记录。

下图为学生实验过程中拍摄的图片。


实验思考


(1)推测A图地貌分布的主要河段,并说出判断理由。
(2)B图的预测结果是b河岸小旗倒伏,a河岸小旗不倒,但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河岸两侧小旗均倒伏的现象。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说出C图地貌名称,描述其地表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点。
2023-06-13更新 | 10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流水地貌形成过程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

实验用品可升降水槽(下图,A面不光滑)、掺杂少量沙子(颗粒粗细不一)的土壤、长嘴水壶、量角器、直尺。


实验步骤
1.在水槽A面铺上一层较厚的土壤。
2.将倾斜角度α调至25°,从斜面A顶端用长嘴水壶缓缓倒水,使水流呈线状,直至B面形成较明显的扇状堆积体为止。
3.加快在斜面A顶端倒水的速度,倒水时间和其他操作同步骤1、2。
4.将倾斜角度α调至35°,倒水时间和其他操作同步骤1、2。

(1)说出该实验模拟的地貌类型。
(2)推测实验中B面扇状堆积物颗粒粗细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
(3)对比实验步骤2~4,指出两次改变实验参数的目的。
(4)该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水土流失的形成过程。针对三次实验结果的差异,指出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2023-12-10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河流位于我国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地区,为嘉陵江的支流,自汇水口向上依次出现“V型谷”、“U型谷”、瀑布地貌,其中“V型谷”河段河床紫色土和泥岩(岩性较软)发育;“U型谷”是类似冰川刨蚀作用形成的两岸陡直的谷地,该河段河床砂岩(岩性较硬)盖顶于泥岩(岩性较软)之上,形成“砂岩在上,泥岩在下”的岩层分布;瀑布高38m,丰水期水落高度可达30m以上,下方形成巨大的岩腔和深度超过3m的水潭,水潭周围堆积着大量的崩塌巨石。下图为该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及瀑布纵剖面图。



(1)分析该河上游河段形成U型河谷,而下游河段形成V型河谷的原因。
(2)指出瀑布下切作用最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在现有变化趋势下,推测未来瀑布的位置变化,并分析其落差变化。
2024-01-26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