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2102319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灌丛化是指草原生态系统中出现灌木或木本物种密度、覆盖率和生物量增加而导致草本植物盖度减少的现象。土壤容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其大小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有关。土壤越疏松多孔,容重越小。

红原县(33°N,102°E)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某研究团队通过对红原县不同灌丛化程度的土壤进行采样(没有灌丛生长的原生草甸)、轻度灌丛化(盖度20%~40%)、中度灌丛化(盖度40%~60%)(盖度>60%)阶段的土壤容重(见图1)。图2示意红原县地形及采样点的位置。



(1)简述高寒草甸生长区的气候环境。
(2)分析从未灌丛化到轻中度灌丛化阶段土壤容重减小的原因。
(3)推断灌丛化过程中草地生长状况的变化。
23-24高三上·河南·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焚风指干燥空气作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太行山东麓焚风对处于生长发育后期的小麦影响较大。

材料二:下图左为石家庄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右为太行山东麓焚风出现次数的日变化图。



(1)从地形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太行山东麓焚风效应强的原因。
(2)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太行山东麓焚风夜晚频次高的原因。
(3)太行山东麓干热风可能引发________(填次生灾害类型),并从农业生产技术角度提出减轻该地区小麦干热风危害的预防措施。____
2021-12-22更新 | 80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我国东北地区是全球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某校中学生到黑龙江省拜泉县进行野外研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探究黑土侵蚀和病虫害少的原因拜泉县位于黑土分布区,曾经是土壤侵蚀强烈的地区,季节性冻融(秋冬冻,春夏融)是原因之一,季节性冻土以下是永久冻土层。拜泉县所在地区农作物病虫害较少。

(1)拜泉县春季土壤冻融侵蚀严重,说明其侵蚀的原因。
(2)分析拜泉县所在地区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原因。

任务二调研耕作技术的改进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也是导致黑土退化的原因。为解决黑土变“薄”变“瘦”的问题,当地农民采用了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简称条耕技术),是在秸秆全覆盖的基础上,利用条耕机械整理出无秸秆的苗带用于播种,全田土壤扰动不超过1/3。

(3)阐述条耕技术对保护黑土的作用。

任务三考察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其中进口大豆约占进口粮食总量的60%,占大豆消费总量的80%以上。拜泉县是大豆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基地,创造了保黑土与增产量的双赢。

(4)简述拜泉县大豆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做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
2023-04-20更新 | 2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


(1)描述图示区域冲积扇的地貌景观的特点。
(2)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该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学者研究发现,农耕文明时期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明显加快,试分析其原因。
(3)该区域古城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分析冲积平原为古城形成和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2023-11-06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