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3 题号:2108802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出4—6摄氏度,甚至达10摄氏度。高原面的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形成降水,使高原面上冰川、积雪广布,成为众多湖泊、大江大河的补给来源,被称为“亚洲水塔”。高原面上的热力上升运动对周边地区也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打破周边区域的水平衡,如导致我国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越来越少。下图为夏季热力作用下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运动示意图。


(1)请根据材料用箭头在上图中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
(2)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的原因。
(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越来越少的原因。
23-24高一上·江苏盐城·期中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热力环流形成根本原因是由于地面的____;图甲中,a处空气____(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温____(高于或低于)B地。AB两点相比,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气温日较差小的是____
(2)请将甲图中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值按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
(3)乙图所示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____(白天或夜晚),近地面吹的风是______(海风或陆风)。
(4)若甲图为城市风环流图,①处为_____(绿地或城市),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温、减湿
2023-03-03更新 | 8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位于海拔3200米的高原上。暑假期间,柴老师带着班级的部分同学前往青海湖进行了环湖的研学活动。图1为青海湖及研学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为准备本次研学活动,邵同学携带了相机、望远镜、风向风速仪等设备、在柴老师的提示下,又携带了御寒的冲锋衣、防晒霜等物品。

(1)邵同学观察了青海湖的流域地图,认为青海湖属于____(水循环类型)的一部分,在____季,因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湖泊面积变大。
(2)受湖陆风影响,在研学期间某日当地地方时14时左右,邵同学在图中丙地测得了____(填“湖风”或“陆风”),他从牧民口中得知,在冬季因湖面结冰,湖风转陆风时间将____(填“提早”或“延迟”)。
(3)邵同学携带御寒冲锋衣的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____,导致大气____,晚上气温低。
(4)邵同学在乙地拍摄的的景观图可能是____地貌。从地貌形态和物质组成角度描述其特征____
2023-02-20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图1示意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等压面,图2示意该地某日海陆气温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图1中近地面的风向为____风,其气流的干湿状况是____
(2)图2中虚线表示____(填“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变化。
(3)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小。若图1示意目前某季节等压面分布状况,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比50年前____(填“更大”或“更小”),该季节最可能是____季。
(4)图3中AB两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地。
(5)图3中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
(6)D点比B点的气温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
2024-01-16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