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210990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月15日,太平洋岛国汤加发生一次猛烈的海底火山爆发,喷出的巨量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为主,也含有二氧化碳)和烟尘从海里直冲云霄,引发的海啸抵达了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是近3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具有强度高、能量大、气柱高(可达平流层中部)的特点。

2023年6~9月,美国、日本和欧洲多国遭遇热浪,多地气温屡创新高。有气候专家认为,去年初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火山喷发可能要负一部分责任——与以往大型火山喷发不同,这座海底火山将大量水蒸气送入大气平流层,相当于给地球加了一个促进吸收热量的盖子。



(1)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知识,说明岛国汤加多火山活动的原因。
(2)说明汤加火山喷发出的烟尘在地表依次经过的地球圈层。
(3)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火山喷发对降低大气温度的主要过程。
(4)结合所学,分析汤加火山喷发对全球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屋顶绿化是人们根据建筑屋顶的荷载、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条件,通过一定的施工手段,在建筑屋顶种植生长习性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植物,以营建绿色景观。

材料二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空间分布特点。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和所学知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
(4)运用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节降水形成的知识,简要说明城市降水会比郊区多的原因。
2022-12-07更新 | 10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A_________;G _________;I _________,F 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 ______。图中Ⅰ的作用是_________。
(3)试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的大小: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5)如果夜晚多云,人们制造烟雾所起到的作用将变 _________(大或小),为什么?
2019-11-25更新 | 1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左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气候环境独特。藏区人民为了适应气候,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藏装文化。藏装多为厚重的皮毛、袖子宽长,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兼顾了美观与实用的统一。图有为藏装示意图。



注: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辐射,④代表作用。
(1)③为表示_________辐射(填名称);①②③中属于长波辐射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2)对流层大气的直接能量来源于______,地面增温的热量来源于_________。(填序号)
(3)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图中④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多项选择)
A.在日出前和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明亮
B.霜冻发生在早春和晚秋晴朗的夜晚
C.农民在田地里熏烟防止作物冻伤
D.朝霞与晚霞呈现红色
(4)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藏民的穿着习惯。
2023-02-18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