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河流地貌 > 河流侵蚀地貌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21103826

广东大峡谷长约15km,深约300m,峡谷谷顶宽窄不一。大布河两条支流分别从北侧和东侧以瀑布形式流入峡谷,河谷中多跌水、瀑布。早古生代该区域为海洋,该地基底地层属于前寒武纪一早古生代强烈褶皱变质岩系,上覆厚达数百米的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志留纪地层缺失。下图为“广东大峡谷部分地质年代地层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生代不同地质时期地质作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寒武—奥陶纪沉积作用B.志留纪外力侵蚀
C.泥盆—石炭纪地壳下沉D.二叠纪地壳继续抬升
2.大布河对广东大峡谷地貌发育的塑造作用表现为(     
A.河流下蚀作用强,使谷底展宽B.溯源侵蚀,使河谷不断加深
C.侧蚀作用使峡谷不断加长D.流水对岩石差别侵蚀,形成瀑布、孤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速度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下列景观中,与①坡的成因相似的是(     
A.“V”形谷B.雅丹地貌C.新月形沙丘D.三角洲
2.该沙波中②坡和④坡的形成原因是(     
A.上坡,流速快,侵蚀B.上坡,流速慢,堆积
C.下坡,流速快,侵蚀D.下坡,流速慢,堆积
3.与前期沙坡相比,后期沙波的位置变化是(     
A.稳定在原地B.上下游往复摆动
C.向河流上游移动D.向河流下游移动
2024-01-17更新 | 12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北面,沘江水在这里绕成了一个“S”型的大湾,“S”型河曲发育在东西距880米,南北距1000米的盆地中,从空中俯瞰,俨然一幅天然雕琢的太极图,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如图为太极图的奇妙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处的地貌单元为(     
A.冲积扇B.三角洲C.河漫滩D.江心洲
2.图中“S”形河曲的发育主要受(     
A.河流侧蚀B.盆地沉降C.溯源侵蚀D.河流下蚀
3.与A处相比,聚落选址B处的主要优势是(     
A.取水更便利B.土壤更肥沃C.洪灾影响小D.水运更便利
2024-01-24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河道水位变化主要与河道冲淤、河床粗糙度等密切相关。研究表明,2006年长江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后,清水下泄改变了大坝下游水沙输移条件,引起水位过程出现适应性调整。宜昌站是三峡大坝下游附近的水文监测站,图(a)、图(b)分别示意1991~2016年该水文站同流量下枯水位和洪水位的变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1991-2016年间长江宜昌河段(     
A.枯水期流量减小B.洪水期流量增大
C.枯水期水位上升D.洪水期水位上升
2.三峡大坝运行以来,图中长江宜昌河段同流量下水位的变化特征表明其(     
①枯水期冲刷加剧②枯水期降水减少③洪水期阻力增强④洪水期降水增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16更新 | 8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