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河流侵蚀地貌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515 题号:21127761

长江中下游荆江段的牛轭湖具有相对独立的沉积结构,是生物栖息的重要场所。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荆江段主要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中下游荆江段牛轭湖众多,主要是因为(     
A.水量变化小,流速慢B.植被覆盖率低
C.侧蚀显著,河道弯曲D.泥沙淤积严重
2.长江中下游荆江段牛轭湖能成为生物栖息的重要场所,关键在于(     
A.湖面宽湖水深B.以河相沉积为主C.不与长江连通D.水热条件优越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1】河流水体最深点的连线叫深泓线。下图为淮河南岸某段支流1960年和1980年的深泓线变化图。该河段在下大雨时河水暴涨,溢出两岸;雨过天晴后河水迅速回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鼓励农产品品种的推广和交流,当地人在该河流上游山区大面积毁林种果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960年相比,1980年该段河流深泓线的变化是(     
A.河道弯曲处移向南岸一侧
B.河道平直处无变化
C.河道弯曲处移向凹岸一侧
D.河道平直处移向南岸一侧
2.1960~1980年深泓线的变化主要是(     
A.地转偏向力作用的结果B.人工淘沙的结果
C.河流沉积作用的结果D.河流侵蚀作用的结果
3.为了方便联系,当地居民每年在小河上搭拆木板桥,木板桥搭拆的季节是(     
A.春末搭建,秋末拆卸B.夏初搭建,冬初拆卸
C.秋末搭建,春末拆卸D.初春搭建,冬末拆卸
2021-06-26更新 | 71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某古人类遗址位于喀什河中游的河流阶地上。野外调查证实,距今约3600~3000年期间古人类在该处活动,并营建半地穴式住所,废弃后被埋藏在沉积层中且保存完好。下图示意该遗址所处河段横截面的阶地拔河高度(与河床的相对高差)及阶地基岩面形成年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古人类活动遗址被埋藏在(     
A.T1的粉砂层中B.T2的砂砾层中C.T3的黄土层中D.T4的坡积物中
2.根据各阶地基岩面上的沉积物特征可判断(     
A.T1形成时期河水的流速慢B.T2形成时期河水侧蚀能力最强
C.T3形成后风力堆积不显著D.T4形成时期主要接受冰川堆积
3.利用图中数据可估算该河段平均下切速率最快的时段为(     
A.T4-T3期间B.T3-T2期间C.T2-T1期间D.T1形成以来
2024-03-14更新 | 136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3】海面上升将导致河流的入海口段以堆积作用为主,反之以侵蚀作用为主,下图为第四纪气候变化导致的海面升降变化与海岸带河流地貌发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下题。

1.按海岸带河流地貌发育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
2.甲、乙、丙、丁四图中反映海平面上升的
A.甲、乙B.丙、丁C.乙、丁D.甲、丙
2020-02-01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