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遥感(RS)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7 题号:21136003

2023年9月,我国某地借助地理信息技术预测了滑坡的发生,进而组织村民成功避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要监测滑坡体的微小移动,应当借助(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虚拟现实技术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滑坡发生时,村民避险应向滑坡体的(     
A.上方转移B.中间转移C.下方转移D.两侧转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为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某地一次自然灾害过程进行评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灾害和评估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正确的是(     
A.寒潮-RSB.地震-RSC.台风-GNSSD.泥石流-GIS
2.甲最可能是(     
A.坡面朝向B.坡面堆积C.坡面下渗D.坡面径流
2022-02-25更新 | 13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2月8日18时49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35度,东经121.65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中国大陆福建等地区都有明显震感。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显示,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4级以上地震共279次,最大地震是2022年9月18日在台湾花莲县发生的6.9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42公里)。图为震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震发生时,台湾东部海域渔船上的人们感到(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有上下颠簸D.只有左右摇晃
2.该地区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B.地壳较薄弱且地质结构复杂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
3.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要快速准确掌握整个灾区建筑损坏情况,并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所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2023-04-14更新 | 8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4)
【推荐3】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下图是美国宇航局EO—1卫星 2009年7月26日拍下的亚马孙雨林地区的一张卫星照片:巴西一家铁矿区对“地球之肺”所造成的破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获取以上图片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
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京津冀”地区雾霾连连B.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C.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D.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
2016-11-27更新 | 3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