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0 题号:21164979

和田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千沙漠南缘,1961-2018年,该地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20.4天,是我国沙尘暴发生频次最多的区域。但近年发生频次呈递减趋势,最大风速减小是沙尘暴发生频次减少的主要原因。下表示意1961-2018年和田地区不同季节沙尘暴发生频次与持续时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沙尘暴发生频次/次9.48.91.40.6
沙尘暴持续时间/分钟11799108127
1.和田地区冬季沙尘暴发生频次少的地表条件是(     
A.地表积雪B.地形平坦C.风力较弱D.地表植被较少
2.相比春季,冬季沙尘暴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天气少B.对流运动活跃C.天气形势较为稳定D.暖锋活动较强
3.该地区沙尘暴发生频次呈递减趋势最可能的人为原因是(     
A.营造阻风墙B.耕地大量减少C.牲畜数量增多D.发展特色林果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植物根系具有“两层用水模式”,即分布较浅的侧根和较深的主根分别对降水和深层土壤水的利用比不同。下图为青海湖湖东(36°N,100°E)6月和9月樟子松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利用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6月相比,9月降水特征及植物根系吸水特性为(     
A.降水多,主根吸水为主B.降水多,侧根吸水为主
C.降水少,侧根吸水为主D.降水少,主根吸水为主
2.植物根系的调节策略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A.高寒B.湿润C.高温D.干旱
2024-05-12更新 | 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的形成受地球表面风化物、气候、生物、地形等多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如赤红壤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燥红土主要分布在热带干热地区。下图示意海南岛土壤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南岛的土壤分布
A.深受季风洋流影响B.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
C.呈明显的环状分布D.与气候类型对应明显
2.推测海南岛水稻土分布区
A.地形平坦,人口密集B.河流落差大,蜿蜒曲折
C.雨热同期,温差较大D.隧道比重大,公路较少
3.海南岛燥红土分布区的植被是
A.热带雨林B.常绿硬叶林C.稀树草原D.常绿阔叶林
2020-06-08更新 | 33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   郑国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跨流域引水的水利工程,它的渠首位于中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到瓠口(古焦获泽)之间,在渠首附近修筑一座拦河大坝,以抬高泾水水位,凿渠,引泾河水经今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注入洛河,如下图所示。郑国渠对穿越渠线的小河采取了“横绝”技术,就是把小河拦腰截断,将水引入灌溉渠内。建成之后,《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当地的地理状况,错误的是(     
A.秦都咸阳处先后经历断裂下陷、流水沉积,地势相对平坦
B.郑国渠建成之后的一段时间,渠首位置向上游移动
C.泾河泥沙含量较高,集中于7-9月
D.史记·《河渠书》中,关中平原“凶年”所指代的自然灾害为涝灾
2.郑国渠横绝技术的影响是(     

①增加下游地区耕地面积②提升下游地区土壤肥力

③对渭河以南地区水量增加作用显著④减轻下游地区土壤盐渍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20更新 | 3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