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47 题号:2120634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熊猫生活在高山有竹丛的树林中,喜食竹类,为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秦岭山区是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有许多林场在该区域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以后,国家明令禁止对天然林的采伐。108国道于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通车,2000年秦岭隧道开通后,原翻越秦岭主脊的干线公路被废弃。

(1)大规模采伐森林和修建道路后,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108国道秦岭隧道建成通车后,为恢复和扩展大熊猫栖息地,人们拆除了原翻越秦岭主脊路段的机械围栏和铁丝网,并营造箭竹林。分析这样做的必要性。
23-24高二上·上海·期中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_
(2)图中箭头①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_________;箭头②表示人类通过新陈代谢和___________活动,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向环境输出。
(3)图中箭头③表示___________,箭头④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________
(5)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_________________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 物的数量超过了________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016-11-18更新 | 74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该区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示意图。其中A地区为“汇源番茄汁”的主要原料产地,依据图像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与华北地区相比,简析图示区域发展番茄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说明图中自然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2017-08-19更新 | 6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图表示的是人地矛盾冲突的程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若A、B、C、D代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则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2)A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此时人类对环境的作用________。B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3)人地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阶段在________社会,在图中表现在________阶段(字母)。
(4)D阶段中,人们已具备从区域至全球范围内改造环境的能力。体现在人类已掌握较高的________。该阶段人类社会走________的发展道路。
2021-08-10更新 | 1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