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题型:填空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0 题号:21239206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地区和高纬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水循环、____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____不同的景观。
2023-06-22更新 | 13次组卷
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2】读亚洲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自然带为__________;F地自然带为__________,引起A、F两地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北京时间2012年12月7日,地处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消亡边界的B地附近海域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地震属于__________灾害,海底地震会引发__________等次生灾害,使得灾情加重。
(3)C地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4)当D地风向如图中所示时,浙江省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D风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5)E处洋流按性质分属于__________,对沿岸气候有__________的作用。
2016-11-26更新 | 598次组卷
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3】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是 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是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2)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自然景观①常年受 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气候特征为 ________
(3)福建可能在上图的 ________(填代号)所示自然带范围内,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2019-03-03更新 | 2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