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96 题号:21268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促进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图中A地区日照时数不及B地区,而积温却高于B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2)B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试分析造成该地区生态脆弱的原因。
(3)请为B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届时,北京部分非首都职能将转移到雄安新区。
(1)图中城市共同的自然区位特征是_______,与石家庄相比,保定的服务范围较_______
(2)影响雄安新区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随着北京非首都职能不断地向雄安新区转移,会使越来越多人口受_______因素吸引进入新区。
(3)海河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图上箭头所示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_______,可以有效缓解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_______短缺问题。
(4)白洋淀是海河流域最大的湖泊,位于_______(地形区)上,土壤盐碱化是白洋淀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湖区春季土壤盐碱化严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
2017-07-08更新 | 16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
材料二   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

(1)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草地、森林之间最有可能的数量转化情况是怎样的?
(2)简述图中反映了人们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主要措施及这些措施导致的主要问题。
2017-08-16更新 | 8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3】下表是我国南方山区某县1966和2013年相关统计资料。读表,完成下列要求。

(1)据表指出该县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人为原因。
(2)请为该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2016-12-13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