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矿物与三大类岩石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21354842

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有恐龙化石的岩石是(     
A.甲B.乙C.丙D.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其主体是花岗岩,高约1米,陕峭的岩壁似手快要倾倒过来,如同翻滚巨浪凝固的瞬间(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波浪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海浪侵蚀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
2.形成波浪岩的岩石在变质作用下能形成(     
A.片麻岩B.石英岩C.大理岩D.板岩
3.推测波浪岩的形成过程是(     
A.岩浆侵入—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岩浆喷出—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岩浆喷出—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2021-12-19更新 | 30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龟背石”因岩石表面有多边形龟裂状网纹、酷似龟背而得名。龟背石的成因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尚未完全固结成岩的粉砂岩沉积层,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暴露、干裂,其裂缝又被绿色沉积物充填,形成状如龟背的网格状裂隙。第二种观点认为:岩石在半塑性状态下,由于地震作用产生垂直层面的裂隙,饱含水的泥沙流沿裂隙向上运移,随着震动加剧,泥沙脉不断生长,使两端岩层弯曲、断裂,在层面上表现为形似干裂的网格状裂隙。图1为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龟背石图,图2为龟背石岩层结构图(白线处为泥沙脉),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龟背石的岩石属于(     
A.甲B.乙C.丙D.丁
2.由第一种观点可推测出形成龟裂状网纹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A.风化作用堆积作用B.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风化作用变质作用D.岩浆活动堆积作用
3.第二种观点推测的主要依据是(     
A.岩石产生网状裂隙B.形成上宽下窄裂隙
C.裂隙中有泥沙填充D.两端岩层边缘上弯
2024-01-16更新 | 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图示岛屿有“极圈火岛”之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岩石主要是沉积岩B.冬季较温和的主要原因是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
C.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D.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
2.降水量值R1、R2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     
A.R1>R2西风、地形B.R1>R2西风、洋流C.R1<R2东风、洋流D.R1<R2东风、地形
2022-02-22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