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1402428

潜蚀是一种独特的土壤侵蚀方式,是水流沿土层的垂直节理、劈理、裂隙或洞穴进入地下,复向沟谷流出,形成地下流水通道所发生的机械侵蚀和溶蚀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潜蚀地貌较为常见。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潜蚀形成的竖井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最可能有潜蚀地貌发育的是(     
A.海岸带B.天坑C.黄土塬D.丹霞山
2.“竖井”大规模连片发展,会导致当地(     
A.土壤肥力增强B.易发地质灾害C.耕地面积增加D.地表水流有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温州大罗山龙脊景观位于罗胜村石竹的大岗之巅,上亿年前的火山喷发,破火山内,地块相继穹起,又遭漫长地质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现今的地质景观(如下图示)。龙脊岩由十几米高的块状巨岩自然排列而生成,头尾相连,形成青龙在山岗上游动,故又名青龙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龙脊景观图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形成龙脊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冰川侵蚀B.海浪侵蚀、风力沉积
C.冰川堆积、风化剥蚀D.海浪侵蚀、风化剥蚀
2.下列关于龙脊景观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岩浆喷发——地壳隆起——海浪侵蚀——风化剥蚀
B.岩浆喷发——地壳隆起——冰川侵蚀——冰川堆积
C.岩浆喷发——地壳隆起——海浪侵蚀——风力沉积
D.岩浆喷发——地壳隆起——风力侵蚀——风化剥蚀
2021-12-07更新 | 28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冰碛丘陵是指冰川消融后,有冰碛碎屑物汇合形成的起伏不平的地标形态。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波堆藏布谷地分布有面积较大   的冰碛丘陵(下图左)。下图右为冰碛丘陵形成过程示意图。死冰是指冰川前端断开并脱离冰川的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排序正确反映冰碛丘陵形成过程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⑤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②④③⑥⑤
2.图中(     
A.地貌景观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B.碎屑物由粒径不同的碎石和岩屑组成
C.地势起伏大导致死冰消融量差异D.冰碛丘陵物质由粗到细分异显著
2021-05-13更新 | 7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桂林山水水墨景观图",在该区域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能表示桂林地区岩石类型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
2018-02-01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