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9 题号:214061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贡菜喜日照充足、霜期极短、雨量充沛的环境,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贡菜富含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

材料二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带,多年平均降雨量超过500mm,光照充足,热量丰富。葡萄是宾川县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葡萄采收后,葡萄园有近半年的土地空闲期。近年来,当地逐步探索贡菜与葡萄套作模式,取得了良好效益。下图为宾川县位置及地形简图。



(1)分析宾川县种植贡菜的优势区位条件。
(2)指出冬季、夏季,对宾川县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并分析成因。
(3)简述当地探索贡菜与葡萄套作模式的积极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境内著名的古都有“黄河之都,黄帝故里”的省会郑州、“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洛阳、“东京梦华,北方水域”的开封和“殷商故都,汉字故乡”的安阳。下面左图为河南省地形简图。

材料二:河南省是悠久中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种类和储量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该省还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肉牛产业起步较早,而现代食品冷链技术等发展,又促进了肉牛产业的发展。下面右图为肉牛产业链示意图。


(1)分析河南省境内古都城址选择的有利条件。
(2)从地形和气候角度,说明河南省中药材种类丰富的原因。
(3)简析河南省发展现代肉牛产业的有利条件。
2018-12-05更新 | 15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季葡萄收获后,若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易腐烂、发酸、变色。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出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不发酸、色泽碧绿、状如珍珠,其“无核绿葡萄干”享誉世界。

材料二: 初酿出来的葡萄酒口味生涩,需贮藏(要求温度维持在12-15°C,相对湿度维持在70%左右)一段时间待其自然老熟后,才会芬芳浓郁、口味醇厚。渤海湾沿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葡萄集中产地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吐鲁番地区葡萄干品质好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试分析吐鲁番地区所产葡萄多用于制葡萄干而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
(3)吐鲁番地区的果农每年冬季都会把葡萄植株埋入土中一段时间,之后再把葡萄植株从土里取出来放到葡萄架上,请指出这么做的原因。
2019-06-07更新 | 11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桑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宜温度 25~ 30℃,耐旱,耐水湿,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桑蚕是以桑叶为主要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茧可缫丝,蚕丝主要用以丝绸生产。
广西宜州市域面积 3869 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 89.80%。总人口 62 万,其中农业人口 49 万。地处黔桂交通要冲,又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地,种桑养蚕历史悠久。 近年来,江浙等东部地区种桑面积日渐缩小,随着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广西宜州市的 桑蚕产业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目前宜州共有茧丝绸相关企业 20 多家, 形成了以“种桑养蚕—鲜茧收烘—缫丝—织绸”为主的产业链。目前如何从“东桑西移”到“东 绸西移”的“破茧化蝶”问题一直困扰着广西桑蚕产业。下图示意宜州在广西的位置。

(1)与江浙相比,说明宜州有利于种桑养蚕的自然条件。
(2)从市场角度分析宜州桑蚕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3)阐述种桑养蚕对宜州地区的积极影响。
(4)请为“以种桑养蚕为基础”的宜州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018-04-17更新 | 3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