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 题号:21506997
三大类循环简图(从左至依次为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循环)

(1)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形成一个相互____、相互制约和相互____的整体。
(2)思考:自然界中物质循环是双向的,能量传递也是双向的吗?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部分区域自然带分布图                              

材料二:黄土高原及以东一带地质简图

(1)①、②自然带分别是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①→②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形成该分异规律的是主要因素是       
(2)长江口有上海、珠江口有广州,黄河河口没有形成特大城市,原因如下结构图所示,请将序号①②③④标在相应的ABCD方框内。

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流域内年降水较少
③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④下游形成地上河
2019-06-12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某研学小组在南疆考察红柳沙包。它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地貌,即风沙受红柳阻挡而堆积形成的固定沙包,枯枝落叶层与风沙层交替堆积,内部呈现和树木年轮一样凊晰的“年层”构造。红柳是一种具有叶针形、枝条软、枝生根、根扎深等特征的灌木。研学小组根据观察测量,画出了一般红柳沙包的等高线模型(下图)。



(1)分析红柳为适应风沙环境的习性特征。
(2)根据红柳沙包等高线模型图,判断该地的盛行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研究发现,红柳沙包“年层”构造,可以用来探讨和恢复古气候环境。


(3)红柳沙包中的沙层和枯枝落叶层的厚度,隐含着环境变化的信息。请举例说明。
2024-03-03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2月7日,我国南极第五个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秦岭站位于南极罗斯海区域的恩克斯堡岛沿岸,受地形等因素影响该地常年盛行强劲的偏西风。 秦岭站采用装配式、模块化的建造体系,很多模块都是在国内加工完成,在现场直接拼装,主体部分为底部架空设计。 罗斯海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海域,有磷虾、鱼类、鲸等1000多种海洋生物,是极地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图1为秦岭站地理位置图,图2为秦岭站景观图。


(1)说明秦岭站主体部分为底部架空设计的原因。
(2)说明秦岭站采用装配式、模块化建造体系的益处。
(3)分析秦岭站常年盛行强劲的偏西风的原因。
(4)简析罗斯海生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5)随着全球变暖,推测秦岭站未来风速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2024-04-03更新 | 3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