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选择题-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21513781

明代以来,中国气候转寒,红驼悄然出现在我国内蒙古与蒙古国边境间的荒漠草原上。红驼食性广杂,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草、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它属游走性动物,吃一顿要走几十公里,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起到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的作用。阅读资料和“我国红驼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资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     
A.复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差异性
2.明代以来,引起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地理要素是(     
A.生物B.土壤C.气候D.水文
3.下列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转寒,蒸发旺盛,植被减少B.荒漠降水稀少,骆驼刺根系浅
C.红驼啃食沙漠植物,使气候变干D.驼粪为草原土壤提供了有机质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土壤风蚀是土壤侵蚀的重要类型,一般从可蚀性、气候、土壤结皮、地表粗糙度和作物残茬等方面衡量,阿拉善高原(左图)是我国风蚀严重地区之一。该地土壤风蚀的季节变化明显,总的特征是春夏季大,秋冬季小。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壤风蚀在20世纪80年代增加趋势明显,1991年进入显著下降阶段。右图示意1970-2017年阿拉善高原荒漠化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拉善高原土壤风蚀冬季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控制B.降水稀少C.地表冻结D.作物残茬
2.1991-2000年的沙漠化面积变化说明阿拉善高原地区(     
A.生态退耕效果显著B.土壤风蚀强度增加
C.过度放牧依然严重D.人工造林增幅减小
2024-04-16更新 | 267次组卷
选择题-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控制严重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实施了植被恢复工程。刺槐作为植被恢复的一种主要造林树种,在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图示意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刺槐林平均土壤水分、固碳、植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随造林恢复年限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     
A.土壤养分平衡B.植被种类多少C.土壤水分平衡D.土壤碳储量大小
2.保证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的可行措施是(     
A.退耕还林B.间伐疏林C.灌溉保水D.施肥保肥
3.为保证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开始采取可行措施的时间最好不晚于“恢复年限”(     
A.第10-20年B.第20-30年C.第30-40年D.第40-50年
2024-03-15更新 | 428次组卷
选择题-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充足的沙源、向岸盛行风、干冷的气候是海岸沙丘发育的主要因素。辽河滨海平原沙丘广泛发育,大致呈条带状平行分布于入海口东岸。下图示意辽东湾海岸沙丘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辽东湾海岸沙丘两侧的坡度主要表现为(     
A.东陡西缓B.东缓西陡C.北陡南缓D.北缓南陡
2.下图为盘锦地区近千年来气候资料统计图,最有利于辽东湾海岸沙丘发育的时期是(     
A.公元1150~1250年B.公元1300~1400年C.公元1450~1550年D.公元1900~2000
2024-03-07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