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河流地貌 > 河流堆积地貌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2154256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地貌名称为_________,该地貌自山口处到BCD边缘处,地面坡度逐渐_______,堆积物颗粒逐渐________
(2)乙图地貌名称为_________。丙图地貌名称为________,丙图中地貌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_____地区,其迎风坡与背风坡坡度的差异为___________
(3)描述丁图地表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特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矶头”在地质学上称为“露头”,即裸露于地表而又无浮土所覆盖的岩层。武汉市长江沙帽山一青山矶段两岸由古生代碎屑岩和第四纪松散层相间组成,基岩濒临江边构成了6对两岸对峙的矶头(裸露于地表的基岩节点)。下图示意长江沙帽山—青山矶段矶头分布(箭头指河流流向)。



(1)比较矶头处与其他河段流水速度的差异,并说明图示6对矶头影响下河道的平面形态特征。
(2)分析图示河段江心洲形成的原因。
2022-12-09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时,多形成图甲处的峡谷地貌景观;在澜沧江支流汇入的地方,河流流出山口,河流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沉积,沉积物厚度和颗粒变化较大,形成图乙处的地貌景观;湄公河注入海洋时,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处沉积,形成图丙处的地貌景观。

材料二: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及景观示意图



(1)描述乙处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2)分析甲处多峡谷地貌的成因。
(3)评价丙处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0-03-18更新 | 27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环节所组成的水循环是__________循环,其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______(填序号)。
(2)甲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地貌的突出特征有__________
A.地势低平,河汊纵横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石林、峰林广布                    D.高山深谷,河流众多
(3)火山、地震成灾的直接危害有__________(多选)。
A.破坏建筑,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B.山洪暴发,危及人员财产安全
C.改变地表,阻断交通
D.狂风暴雨,造成城市内涝

(4)列举2个地震发生时有效的避灾方法。
(5)环节③的形成与大气成分密切相关。该大气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多选)。
A.水汽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杂质

(6)举两例说明水循环中④环节的地理意义。
2019-01-30更新 | 2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