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海水的运动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5 题号:21552238

鲐鱼,游泳力强,能作远距离洄游,生殖期为3~6月,盛期为4~5月,15~21℃的水温适合其产卵。我国近海鲐鱼资源丰富。下图为“我国主要鲐鱼产卵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鲐鱼产卵场主要分布在(     
A.南海B.东海C.黄海D.渤海
2.甲洋流为(     
A.向北流的寒流B.向北流的暖流C.向南流的寒流D.向南流的暖流
3.鲐鱼产卵场位置随季节不断变化,主要取决于(     
A.海水温度B.海水盐度C.海水密度D.海水深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东海小黄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为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黄鱼没有选择甲、乙、丙海域成为越冬场的原因( )
①入海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甲、乙、丙海域的盐度较高
②入海径流量小,泥沙少,甲、乙、丙海域的透明度较高
③与甲、乙、丙海域相比,丁海域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
④甲、乙、丙海域受陆地和沿岸寒流影响,水温较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推测野生小黄鱼从丁地出发的洄游线路,并分析80年代后期捕捞量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
A.丙-乙-甲,沿海养殖成本低代替了捕捞
B.丙-乙-甲,过度捕捞导致野生小黄鱼产量下降
C.甲-乙-丙,国家捕捞(休渔)政策的实施
D.甲-乙-丙,近岸海域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2022-01-01更新 | 11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8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历经4个月,翟墨无动力帆船队4月20日从平潭出发,于8月18日抵达终点站意大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船队经过的图示b洋流的性质及经过a停靠点海域时的航行状况分别是(     )
A.暖流   顺流航行B.暖流   逆流航行C.寒流   逆流航行D.寒流   顺流航行
2.下面内容选自翟墨航海微博:“从XX出发,一直是吹偏南风,风向很稳,对于帆船航行是顶风,船长、水手几乎累得倒头就睡,让人兴奋的是不时见到一些散落的岛礁,似乎有驻岛的亲人向我们招手。”该日志描述内容发生在图中的位置是(       )
A.B.C.D.
2017-11-07更新 | 1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的活火山带,由超过300个火山岛组成。因附近海域多风多雾、事故多发而被称为“魔鬼海”,也是世界浮游生物最密集的海区之一。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成为世界浮游生物最密集的海区之一的原因是(     
A.海水较浅,光照充足B.火山多发,营养盐类物质丰富
C.河流注入,带来养分D.上升流活跃,海水上泛
2.火山岛附近海域终日雾气弥漫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B.冷空气遇暖流和地热释放的热能
C.寒暖流交汇D.温暖气流经过寒冷的洋面
2020-10-11更新 | 2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