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应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6 题号:21552665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谷地某年11月26日发生的一次雾的生消过程,该次雾的形成主要与地面辐射降温及山上下泻冷空气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平地地面辐射降温形成的雾相比,该次雾形成的特殊条件是(     
A.山风环流B.谷风环流
C.逆温影响D.辐射冷却
2.对该次雾生消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成方向为自下而上发展B.5~6时,雾层厚度变化不大
C.上午8时,雾层全部消散D.消散方向为自上而下的发展
3.该次雾不同时段厚度变化对应的原因是(     
①1~3时,雾顶因水汽凝结增温而升高        ②1~3时,雾顶因气流上升而快速升高
③7~9时,雾底因地面增温而逐渐消散        ④7~9时,雾底因水汽减少而逐渐消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24高三上·云南昆明·期末 查看更多[4]
【知识点】 热力环流的应用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洞穴滴水衔接了洞穴外部环境和内部沉积物,能够反映出洞穴内外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围岩指隧道或洞穴周围一定范围内,对洞身的稳定有影响的岩(土)体。不同季节,洞穴内外通风模式有所不同。图示意广西某洞穴(有竖井与外界相通)的洞穴外大气二氧化碳、洞穴内二氧化碳、洞穴内滴水水温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洞穴滴水的水温,判断洞穴内的热量(     
A.夏季受围岩影响,洞穴内热量减小B.夏季受大气影响,洞穴内热量增大
C.冬季受围岩影响,洞穴内热量增大D.冬季受大气影响,洞穴内热量减小
2.造成冬季洞穴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夏季的主要因素有(     
①流水溶蚀作用弱②植被根系呼吸作用弱③植物光合作用弱④微生物分解弱
A.③④B.①④C.②④D.①②
2023-08-28更新 | 10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湖陆风是一种地方性的热力环流现象,常称为“进湖风”和“出湖风”。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地区某湖泊附近的某城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间段内陆风转为湖风大致开始于(     
A.7:00B.9:00C.10:30D.13:30
2.推测该地冬夏季湖陆风(     
A.冬季陆风持续时间短B.夏季湖风持续时间短
C.冬季湖风出现晚,夏季湖风出现早D.冬季陆风出现晚,夏季陆风出现早
2023-11-14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城区地面塌陷是干扰宜居城市建设的症结之一。据研究表明,土体松软及地下水位变化是导致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冬季地下水位较其他季节高的原因之一是
A.冬小麦越冬需水量少B.气温低导致蒸发量少
C.降水量大导致下渗多D.制造业生产用水减少
2.据图判断,该区域地面塌陷多发季节为
A.冬季B.秋季C.夏季D.春季
2017-05-14更新 | 4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