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6 题号:21587333

为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在晋西北黄土区选择5种典型人工林(刺槐、侧柏、油松、刺槐—侧柏、刺槐—油松)为研究对象,测得人工林生长季(4-10月)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图)。研究发现,人工林浅层(0-100cm)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典型人工林生长季土壤含水量(     
A.和降水量的变化一致B.均只有一次增减变化
C.生长季末期小于初期D.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
2.与人工林浅层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无关的是(     
A.降水量B.蒸发量C.植被D.基岩
3.若仅考虑植被类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该地优先选择的人工林类型是(     
A.刺槐B.侧柏C.刺槐一侧柏D.刺槐一油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此地常受台风影响。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该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碳密度(单位:kg/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样地山脊与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光照C.温度D.风力
2.该地森林固碳能力比长白山更强,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较大B.冬季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
C.河湖广布,森林生长条件好D.水热条件好,植被更加茂密
3.森林固碳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途径,增强当地森林碳吸收能力的主要措施有(     
①积极恢复森林,扩大森林面积②加强森林抚育和管理
③注重林木的保护性间伐与更新④加大果树等种植面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4-13更新 | 26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广布,沙漠东南部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当湖水盐度足够高,含有红色色素的卤虫、盐藻、嗜盐菌等生物大量繁衍,湖水变成红色或粉红色,从而形成“玫瑰湖”。图是巴丹吉林沙漠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     
A.湖泊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大气降水
2.巴丹吉林沙漠中可能观赏到玫瑰湖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4-05-04更新 | 6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内某地年均温-7.4℃,年均风速11.7米/秒,降水丰富但蒸发强烈,地表多为疏松的火山灰及其风化物: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为主,植株矮小,匍匐贴地,根系发达,草本很少。随气候变化,该地苔原带受到草本植物的入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灌木植株贴地生长反映了当地的生境条件是(     
A.气候寒冷B.土质疏松C.蒸发旺盛D.风力强劲
2.该地灌木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加大B.肥力下降C.降水增多D.光照增强
3.草本植物入侵后,最先成为优势种群的位置是(     
A.缓坡B.沟谷C.陡坡D.台地
2022-11-10更新 | 8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