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河流地貌 > 河流侵蚀地貌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2159130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的形态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下图所示),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这“十二门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



材料二:下图所示为西藏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水量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风。




(1)据下面短文,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对“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的描述。
“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________作用。在过去的1000万到2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________,后来其顶部在海浪侵蚀下发生倒塌,形成________,其外侧的岩石最终与海岸岩体分离形成“十二使徒岩”。
(2)与图a比较,指出图b的明显变化及其变化的自然原因。
(3)据材料推测,PQ、QR两河谷中,流速较快的是________
(4)试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
(5)从地貌上看乙图是_______,请描述乙地貌的特征_________
(6)若乙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在_______处分布。
2022-12-18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图1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图2为我国疆域示意图。



(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该景观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_______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
(2)乙同学考察“魔鬼城”,突遇沙尘暴,“魔鬼城”瞬间变成了“硝姻弥漫”的战场,阵阵妖风呼啸而来,地面上飞沙走石,空中沙尘蔽日,成群结队的沙砾横着“扫射”过来,感觉是就像中了“埋伏”,而敌人的火力是一排排“喷砂枪”,打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图1中的___________图(填序号),“魔鬼城”、沙尘暴的形成体现的外力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3,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_______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该景观为___________地貌,其主要是由流水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4)丁同学是在海南三亚进行研学旅行,你认为丁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图1中的___________图(填序号),研学期间该地多吹___________(海风或陆风)。
2023-02-20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黄土高原,切沟向塬面溯源侵蚀会导致宝贵的塬面缩小、破碎。某黄土塬面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的黄土塬,塬面平坦,其边缘发生较为严重的沟头(沟道的源头,接近塬面和坡面的转折部位)溯源侵蚀。该地沟头溯源侵蚀主要包括流水冲刷型、陷穴诱发型、裂缝诱发型三类。流水冲刷型与一般河流的溯源侵蚀原理相似。陷穴诱发型是降雨入渗发育的陷穴,经过多年浸泡、扩大并贯通,从而导致土体坍塌的类型。裂缝诱发型与裂缝的走向和深度相关。水土保持专家提出,运用工程措施构筑“塬面十切沟"双重防线,以保障塬面安全。下图示意陷穴诱发型和裂缝诱发型溯源侵蚀的对比。



(1)分析该地区流水冲刷型沟头溯源侵蚀能力较强的原因。
(2)简述“坏面十切沟”双重防线可采取的工程措施。
2022-07-06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