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1 题号:2159638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入海河口的沉积物受陆海相互作用,与海平面(陆面和海面共同变化的结果)变化和沉积环境相关。晚第四纪以来我国钱塘江与长江古河谷沉积物变化显著,其中U2地质时期为最大海平面,U1地质时期海平面趋于稳定。图为晚第四纪U3-U1地质时期钱塘江、长江下切河谷(指因海平面下降,河流向陆地扩展并侵蚀下切地层而形成的谷地,在海平面上升时期被海水填充的长条状地形)沉积物搬运方向示意图。其中,U3时期:1.3-0.8万年前;U2时期:0.8-0.4万年前;U1时期:0.4万年前。

(1)简析U3和U1地质时期钱塘江河口主要沉积物来源的异同。
(2)判断U2到U1地质时期海岸线推进的方向,并利用陆海相互作用原理简要说明其推进过程。
(3)说明近年来钱塘江、长江河口海岸线推移速度减缓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
2024·重庆·一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岸按物质组成可划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岩体直面辽阔海域,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再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的不同,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下图中图丁示意山东省海岸线,图Ⅱ示意各种海蚀地貌。



(1)图Ⅰ中甲处位于黄河入海口,为泥质海岸,形成该海岸的主要外力作用形式是____,形成的地貌是____(答具体地貌名称)。
(2)乙处多形成图Ⅱ中所示地貌,为____海岸。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崖等地貌的形成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请按其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_____。
(3)受海陆风的影响,甲、乙等地海边居民常感到白天空气较潮湿,而夜晚较干爽。请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
2020-12-24更新 | 2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和某地剖面图(图乙)。



(1)图甲中乙是____,也是构成我国黄山的主体岩石。
(2)图乙中A地貌的成因是____。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____作用。
(3)形成喀斯特地貌一般是____岩,窗甲中____(填序号)可表示该岩石的形成,其经过变质作用后往往形成____岩。沉积岩特点是____
(4)找地下水应在____处,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处,原因是____
2023-02-24更新 | 5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夏季常有暴雨,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目前,该流域正准备大量种植耐旱植物。

1.推测图中洪积扇的形成原因。
2.判断流域内实际蒸发量最小的部位,并说明判断理由。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若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的影响。
2017-12-02更新 | 3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