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土壤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2162657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红壤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多呈酸性,质地较黏重,肥力较低。图为我国红壤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福建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北段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一般为5001000米,东部沿海,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1)下图为红壤特征及其成因的关联图,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内容填入数字序号位置。
A.质地黏重   B.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C.有机质分解快   D.高温多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研究发现,福建高海拔山区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低海拔山区和沿海地区,试分析原因。
(3)针对低海拔山区和沿海地区红壤有机质含量低的状况,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7月,张家界某中学非洲研学小组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0°E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变化。下图中甲、丙为研学小组成员拍摄的照片。



(1)甲地照片所反应的植被类型是____,丙地照片反映的植被类型是____
(2)与甲地相比,乙地的植被____(填“有”或“无”)季相变化。
(3)丁地乔木多蜡质叶片,主要是由于____(填“夏”或“冬”)季少雨,蒸发旺盛,防止水分过度蒸腾而脱水。
(4)与我国东北黑土地相比,甲地的腐殖质层薄,土壤肥力较____(填“高”或“低”)。
2023-02-13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的形成是生物参与的结果,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生物死亡后经微生物分解,部分养料可供植物再利用,另一部分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母质理化性质,使土壤变成具有一定结构和肥力的基质,经过长期利用,使土壤渐趋成熟。下图为植物与土壤形成关系示意图。



(1)选择下列适当的内容填入图中:
①水分②空气③有机质④矿物质
A____、B____、C____、D____
(2)土壤具有________的功能,大气降水的一部分储存在____中,可以持续提供农作物所需要的____,以抵御适度的旱情。
(3)简述植物与土壤的关系。
2022-02-27更新 | 10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海道岛人口集中在沿海,有广袤的温带森林和草原的分布,年平均气温约119C,年降水量约1100mm,岛上东北部的北见市是日本降水量最低地区之一,年降水量仅700mm。北海道地区是日本重要的产粮基地,水稻种植面积较广。北海道有大量泥炭土的分布,泥炭土是在长期积水,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泥炭层的土壤,泥炭土富含水分和有机质聚集物。下图示意北海道岛的泥炭土分布。



(1)分析北见市降水少的原因。
(2)判断甲地和乙地哪一个更适合种植水稻,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分析北海道有大量泥炭土分布的原因。
2022-08-05更新 | 5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