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21629576

重庆武隆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之一,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区域内典型地貌景观——天坑是由溶洞大厅形成的,且与地下河溶洞相通的特大型漏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所示区域内(     
A.地表石灰岩分布广泛,岩石透水性较好B.乌江流域地壳稳定,不易发生地震
C.羊水河出露的地层形成晚于中石院天坑D.当地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图2中各序号,能够正确表示天坑景观形成过程的是(     
A.②-③-④B.④-⑦-③C.⑥-①-③D.③-④-⑤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艾尔萨克雷格岛(下左图)由岩浆活动形成,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岛上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成为制造冰壶(下右图)的最佳石材(冰壶需不断在冰面上移动,对石材的要求较高)。1851年,苏格兰凯斯公司开始从岛上开挖石材生产冰壶,该公司每十年开采一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艾尔萨克雷格岛岩石出露的地质过程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堆积
C.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侵蚀D.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堆积
2.凯斯公司每十年开采石材一次,主要是为了(     
A.保护石材资源B.减少地质灾害C.提高冰壶价格D.减小对鸟类影响
2022-03-18更新 | 7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南美洲北部的圭亚那高原曾经是一片广袤的砂岩高原。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高原上较薄弱的部分被河流侵蚀殆尽,只留下一座座平顶山,其中最高的是海拔2810米的罗赖马山。左图是圭亚那高原区域简图,右图是罗赖马山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大气环流角度看,圭亚那高原(     
A.1—2月受东北信风影响,多地形雨B.1—2月受赤道低压影响,多锋面雨
C.6—7月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稀少D.6—7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2.圭亚那高原上平顶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岩浆喷出,流水下切B.植被稀少,长期风化
C.水热充沛,侵蚀强烈D.板块边界,地壳抬升
2021-10-14更新 | 17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桂林山水水墨景观图,在该区域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该区域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底火山喷发B.流水侵蚀C.海洋沉积D.变质作用
2.与图中景观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气候B.风力C.冰川D.海浪
2016-12-13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