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2163194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每年9月是青海省的旅游旺季,然而2021年9月,青海湖沙岛景区却大门紧闭,景区内游客以往的足迹被灌木覆盖,曾经的娱乐体验设施也被连年上涨的湖水淹没。下图为青海省沙岛景区位置图。


材料二青海湖沙岛位于青海湖东北部,距省会西宁约120千米,属于湿地型自然风景旅游区。沙岛景区总面积约120平方千米,沙丘连绵起伏,且颜色不同,形态各异。自2017年沙岛景区关停以来,当地通过补种灌木、草类进行生态修复,目前沙岛内林木成活率超过80%,草地综合植被覆盖率达60%,曾经的沙漠披上了“绿衣”。


(1)判断青海湖沙岛景区最可能被淹没的季节____,并说明判断理由____
(2)简述沙岛景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3)沙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简析沙岛景区实施生态修复的意义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多年一直致力于荒漠化防治,加上目前国家号召完成碳中和目标,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的观念愈发深入人心,沙漠防护林的存亡直接关系着当地乃至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情况。荒漠化一直是中国西部发展最大的阻碍,西部治沙一直就是中国的百年大计,国家投注了许多的精力和资金治沙,国内也一直在不断的探索治沙方法,除了大规模种植防护林外,光伏沙漠生态电站也是重要的治沙模式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发展光伏和沙漠治理、节水农业相结合。电站的外围用草方格沙障和固沙林组成防护林体系,光伏板下安装节水滴灌设施,种植绿色经济作物,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简述我国西北地区利用“光伏治沙”是如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
2021-03-30更新 | 10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位于西北地区,每年的蒸发量是降水量的9倍左右,气候干旱,不利于植物生长。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距地面1.5m)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2018年6月30日由隆基股份投资兴建,位于宁夏灵武的228MW光伏电站并网发电,项目总占地7000余亩,平均每年提供约32899.3万kWh的绿色能源。项目运营后,原本沙漠地貌逐步演变为草地,草类茂盛,威胁到光伏电站的正运营。下图为宁夏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左)和光伏发电站图(右)。

(1)说明灵武建设光伏电站有利的自然条件。
(2)分析光伏电站运营后,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具体的作用。
(3)推测草类生长对光伏电站正常运营威胁最大的两个季节,并提出解决措施。
2022-02-23更新 | 2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宁夏中卫沙坡头一带流动沙丘较为活跃,当地人摸索出的治沙工程对保障包兰铁路的通畅作用极大。当地治沙用的材料以就地取材为主,如铺设砾石平台用的砾石、防护林带的植被等。图为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防护体系剖面示意图。



(1)推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2)简述流动沙丘对列车运行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
(3)结合材料,说明该治沙工程的合理之处。
2023-12-04更新 | 1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