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地形的影响 >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21745683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内容。

受传统文化影响,茶马古道藏族聚落体现了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理塘县替然色巴一村布局较零散,彼此错落,不相互联系,未形成街巷(见下图)。房屋材料多采用土木或石木,外墙则以黏土夯筑而成,墙体厚重、下宽上窄,较少开窗。

(1)简析替然色巴一村聚落该空间形态特征的形成原因。
(2)根据替然色巴一村房屋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气候和地质条件。
2024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海南岛西部昌江县境内的海岸边,有一片罕见的热带滨海沙漠。此地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邻北部湾,这片沙漠沿着海岸线及河流狭长分布,这里有流动沙丘,也有半流动和固定沙丘,有的高达四、五十米。经专家考证,这片热带滨海沙漠并不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材料二 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建成,由海南东环铁路和海南西环铁路组成,形成了个闭合的环,是中国第一条,也是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游客乘高铁环游海南岛将成为现实 ,海南将形成“环岛三小时交通图”,实现全岛同城。下图为海南岛热带滨海沙漠及环岛高铁线路图。



(1)简述海南岛高铁修建成环形的主要原因。
(2)简述海南西部热带沙漠的成因。
(3)对该片沙漠的治理,有人认为应该保留这片沙漠,只需控制其规模,不使其继续扩大即可,请阐述这种观点的理由。
2021-03-31更新 | 8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历史悠久、广泛分布的传统民居。由于传统窑洞存在采光差、湿度大、通风不畅等缺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窑洞建筑的延续和发展受到冲击。因地貌、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同,窑洞形态、布局方式也不同。靠崖式窑洞是垂直于山面挖掘的窑洞,一般选址在山坡或沿沟地带。施工时,先纵向挖掘10米左右,再水平方向挖掘,挖到有了窑洞雏形时,再修整。最后用黄泥或石灰砂浆抹面,收尾装上门窗、护窑檐、女儿墙等即可居住。下图示意陕北佳县沙坪村靠崖式窑洞分布和窑洞景观及窑洞结构图。



(1)说明窑洞的哪些优点使其成为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传统民居。
(2)描述沙坪村窑洞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指出窑洞内潮湿严重的季节,并说明形成过程。
(4)请从窑洞设计的角度,提出增加洞内光照的建议。
2023-01-10更新 | 2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走向与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分界线基本一致。古代,长城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分界线,该线以西以北为游牧民族聚居地,他们善骑射,耕作水平极低,衣食受自然灾害影响极大。

(1)简析长城以西以北的古代游牧民族善骑射、耕作水平低的地理原因。
(2)长城在东段主要以砖石砌成,西段主要用夯土筑成,分析原因。
(3)长城沿线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原因。
2021-11-01更新 | 4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