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2174575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热力环流的科学性,做了如下实验:在一间门窗紧闭的室内,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靠近一支点燃的松香,观察松香烟的飘散方向。如图为实验前该同学所画的三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示意图。


(1)推测图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____(填字母),并解释其原理____
(2)在下图中用箭头标出蜡烛与周围空间的大气流动状况,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物体名称(“蜡烛”或“松香”),并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

(3)该同学发现,松香离蜡烛较远时,松香烟不再像图中出现的情况了,于是也明白了城市工厂布局的重要性,试说明二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1为我国西南某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图2为该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1)如图3,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2)图1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单项选择题)。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3)依据所学,简述图中“穿堂风”形成的基本原理是____
(4)如图4为沿图2中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____

(5)图中A、B、A′、B′四点的气压值大小顺序是____,A、B、A′、B′四点的气温值大小顺序是____。(用PA、PB、PB′、PA′表示各点气压,用TB、TA、TB′、TA′表示各点气温。)
(6)在图2中甲处画出风向____,判断甲乙两处风力最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
2023-07-16更新 | 15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_____三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处;气压最低的是_____处。
(2)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_____处,冷却的是__处.假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甲、乙两处中的_____处位于海洋。
(3)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_____,丙处实际风向是刮偏____风。
(4)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____处是城市中心,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2017-12-01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某区域等压面垂直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近地面A、B两处气温较低的是____
(2)A、B、A′、B′四处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
(3)a、b、c、d四个等压线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
(4)A、B两地中易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5)若此环流为夏季风环流,则AB两处中____处为海洋,____处为大陆。
(6)若此环流为北半球低纬大气环流,则A为____气压带,箭头AB为____风带。
2022-08-23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