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土壤 > 土壤的组成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21749532

中国土壤资源丰富,类型繁多,世界罕见。黑土和红壤是两种常见土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直接决定土壤肥力的因素是土壤(     
A.有机质B.矿物质C.母质层D.母岩层
2.为更好保护黑土、红壤,下列举措合理的是(     
A.给红壤增施化肥,解决其贫瘠问题B.沟壑区大量造林,防止黑土肥力下降
C.机械深松翻耕,提升红壤的透气性D.深耕黑土地,并禁止使用化学肥料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古人对各地土壤的差异深有认识,如明代的《广志绎》:“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清代的《皇朝经世文》:“江南水田冷,宜火粪(草木灰);江淮以北,宜苗粪(绿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说明,与“北土”比,“南土”(     
A.透水性好、持水性好B.透水性差、持水性差
C.透水性差、持水性好D.透水性好、持水性差
2.造成“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貌C.岩石D.水文
3.“江南水田冷,宜火粪;江淮以北,宜苗粪”,从现代科学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施放草木灰可以增加土壤微量元素B.施放草木灰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C.种植绿肥可降低成土母质风化速度D.种植绿肥使地表营养物质量减少
2023-01-10更新 | 28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高海拔盆地泥炭层被誉为“古气候研究理想档案”。泥炭层由泥炭和少量泥沙构成。泥炭是沼泽形成过程中的产物,主要物质是沼泽植物残体。泥炭的腐殖质数量主要受控于土壤温度、湿度和微生物活动能力,可用于指示古气候。下表是两类泥炭分布区的相关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分类甲类乙类
地点长白山哈尼青藏高原红原湖北神农架福建天湖山
地面高程/m882~90034661700~17601180
年均降水量/mm743.3753.01528.41800.0
年均气温/℃3.031.107.415.80
指示作用腐殖质数量多,指示气候暖湿时期腐殖质数量少,指示气候暖湿时期
微生物活动能力土温20℃~30℃、湿度60%~80%时,微生物活动能力最强;水热状况距此范围越远,微生物活动能力越弱。

1.高海拔盆地泥炭层被誉为“古气候研究理想档案”,与低地泥炭层相比,高海拔盆地泥炭层(     
A.与古气候更具一致性B.人类活动影响小,连续性好
C.厚度大,研究便利D.沉积速率快,分层更显著
2.泥炭层泥沙平均粒径所指示的古气候要素,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B.气温C.风力D.降水
3.全球气候变暖,甲乙两类泥炭分布区的腐殖质数量趋势相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类:沼泽植物的生物量增加       ②乙类:夏季的微生物活动能力被抑制
③甲类:腐殖质的分解速度变慢       ④乙类:泥炭层腐殖质的收入大于支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1-12更新 | 11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在较理想的土壤中矿物质体积比占38%-45%,有机质占5%-.12%,孔隙约占50%(孔隙由水和空气此消彼长组成)。土壤组成受当地环境影响,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地土壤结构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为黄土高原土壤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适合水稻种植的土壤是(     
A.①B.②C.③D.④
2021-02-23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