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6 题号:2175164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虾稻共作”模式(图)是指在水稻田周围挖环形养殖沟养殖小龙虾,并通过农田排灌调节其生存环境。小龙虾在水温0~40℃均能存活,其摄食和活动可减少农田杂草和病虫害。湖北省潜江市河渠纵横交错,拥有大量的冬闲田。通过发展“虾稻共作”生态循环农业,每亩纯收入可增加2000元以上,同时当地政府要求农户将养殖沟的宽度控制在4米以内。

(1)简述该市适宜大规模推广“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自然条件。
(2)与单一种植水稻相比,分析“虾稻共作”使农户纯收入增加明显的原因。
(3)政府要求农户将养殖沟的宽度控制在4米以内,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说明其理由。
23-24高三上·广东梅州·期末 查看更多[10]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坐落在多罗河河口的葡萄牙重要海港波尔图,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相对干燥凉爽,年降水量900毫米,盛产葡萄,是闻名遐迩的波特酒集散地。
波特酒产自葡萄牙北部的多罗河两岸。多罗河谷分为三个产区,最西边地势相对平坦,靠海较近,气候湿冷,只适合生产普通等级的波特酒。中部是波特酒的精华产区,这里气候炎热干燥,葡萄大多种植在超过60。的陡峭梯田上,地面多覆盖页岩和花岗岩,很多高品质的波特酒都产于此处。最上游地区气候非常极端,地形险恶,葡萄的种植非常困难,不过酿出的酒最强劲、最有个性。下图为多罗河局部流域图。

(1)分析波尔图冬季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
(2)分析在多罗河流域下游至上游波特酒品质越来越好的原因。
(3)说明多罗河流域波特酒生产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2018-02-10更新 | 8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小麦产量和消费量已连续十年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小麦供需缺口时有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存在难度。我国现有小麦种植耕地中,约有2/3为中低产田,单产低。受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小麦进口量波动大。下左图示意近年我国小麦生产量、消费量变化,右图示意我国小麦优势区域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近年来小麦的产销特征,并简析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黄淮海小麦优势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指出该区耕地资源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3)结合材料,分析保障我国小麦供应的途径。
2022-07-14更新 | 19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河县隶属于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交通便利。通河县育秧采用大棚技术,大棚内有良好的灌溉系统。所产稻米品质优良,当地被称作“中国优质生态稻米之乡”。近年来通河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在水稻育秧后的闲置大棚内大量种植黑木耳,喜获丰收。黑木耳对温度适应性很强,但对水分要求高,相对湿度在50%-90%的环境才能适合其生长。下图示意通河县地理位置及该地棚户种植黑木耳景观。



(1)简析通河县稻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2)通河县水稻多采用先大棚育秧再栽培的方式,试分析原因。
(3)在闲置育秧大棚内种植黑木耳是通河县农业的一大创举。试分析该做法的好处。
2021-09-06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