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5 题号:21801441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图1)”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图2)”,图2是图1中A层某地的气压状况图,该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为_________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_(升高或降低)。
(2)甲、乙、④、⑤四地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__,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_
(3)若图2表示沿海地区晴朗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____(海洋或陆地);若表示夜间山谷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_____(山地或谷地)。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节能建筑是指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从能源使用上耗电、耗气更少的建筑。下图为某地节能房屋构造示意图,其中重质墙体可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房屋在不同季节的白天与夜晚通过开闭某些隔断或窗户实现室内外冷暖空气交换。



(1)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该房屋冬季白天温度较高的原因。
(2)夏季夜晚该房屋会打开所有隔断和窗户,试说明原因。
(3)为更好地提高该房屋冬季屋内温度,试提出合理化改进措施。
2024-01-17更新 | 10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理解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知识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

①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②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给下图中线条画上箭头表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2)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
(3)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这是一种典型的热力环流。
(4)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

月份123456789101112
海陆风2.32.62.15.07.012.610.713.79.79.33.72.381.0
数据分析的结论: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____(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____(填冬季风或夏季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
(5)试分析白天的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从温度与湿度两个角度回答)带来的影响。
2023-10-22更新 | 15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图是“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右边甲乙两图中能正确表示左图热力环流方向的是____。根据热力环流原理,A、B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天气晴朗的是____
(2)若此时为白天,A、B两地中表示陆地的是____,吹____(填海或陆)风。
(3)若A为山顶,B为谷底,则此图表示的是____(填白天或黑夜)的情况,吹____风(填山或谷)
2021-02-12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