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21802719

珙桐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甘肃等地,其数量日趋减少。珙桐喜欢生长在海拔1500~2200米的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多生于空气阴湿处,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质深厚的土壤,在干燥多风、日光直射之处生长不良,不耐瘠薄,不耐干旱。珙桐育苗难,苗木移栽宜在落叶后或翌春芽苞萌动前进行,但成活率很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珙桐的植被类型为(     
A.针叶林B.热带雨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
2.珙桐日趋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A.生长缓慢B.缺乏保护C.适生区域窄D.育苗困难
23-24高一上·安徽宿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示意第四纪中国重大环境演变事件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Ⅰ、Ⅱ、Ⅲ代表的地理事件分别是(     
A.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区域干旱化趋向
B.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C.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
D.区域干旱化趋向、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2.气候冷暖交替对我国地理事物变化的影响是(     
A.气候暖湿有利于黄土堆积B.气候冷干有利于黄土侵蚀
C.最暖时期海平面显著上升D.最冷时期温度带显著北移
2021-07-30更新 | 19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俄罗斯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地区,最冷月月均温-50.1℃,年平均积雪日数约229天,有北半球“寒极”之称,当地居民主要以驯鹿、鱼以及马肉为主食,饮用水主要靠温泉,房屋建筑为木质结构,建在木桩上面(木桩深埋地下,木屋与地面最少有0.9米的间隔),木屋多东倒西歪,甚至半埋进泥土中。下图示意奥伊米亚康村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极寒村”的原因不包括(     
A.纬度高,气温低B.锋面雨持续时间长降温
C.地形封闭,冷空气集聚D.盆地口向北敞开
2.该地极寒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A.无霜期短,农作物品质高B.交通不便,以雪橇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C.人们喜食鱼、驯鹿等肉类食品,利于御寒D.输水管道多埋于地下,以便保温
3.奥伊米亚康村的木屋建在木桩上,且多东倒西歪,甚至半埋进泥土的主要原因是(     
A.特有的民族风情B.冻土的冻融作用
C.为抵御强风,顺势而为D.半埋进泥土中,有利于保温
2022-07-28更新 | 18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科隆群岛地处赤道,但是栖息着大量的企鹅,关于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B.受秘鲁寒流影响
C.此地海拔高,气候较冷D.企鹅是热带生物
2.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上有时漂浮着直径二、三米的大圆叶
B.含沙量很大
C.其河口海域由于流量大变成了“咸水海”
D.河流落差小,航运量大
2019-05-30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