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5 题号:2186077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宣城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________。(写出两种工具)

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3)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代。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选填:海洋或陆地);恐龙繁盛时期,________植物(选填:蕨类、裸子或被子)极度兴盛,除此时期外,地质历史上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成煤期是________代。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__环境向________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____(选填: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降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专察研究—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____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副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岩层;按地质年代,该地区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___
(4)经过考察,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021-12-28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首站来到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

材料一秦岭是我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查阅资料时发现夏季甲坡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5℃、乙坡降低0.6℃,并且气温降低的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材料二太白山是秦岭主峰,海拔3771.2m,植被垂直分异显著,山坡有石河,山顶有冰川遗迹。最近几年高中生兴起研学旅行,将秦岭作为重要的研学旅行基地。

材料三2019年1月10日,西安市政府发布《秦岭生态修复工作方案(2019-2021年)》,将对秦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按照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综合治理要求,实施积极的生态修复措施,实现“山青、水净、坡绿”的目的。



(1)说明夏季的气温变化率甲坡小于乙坡的原因。
(2)为保障秦岭研学旅行的安全与质量,老师和学生需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秦岭生态环境修复提出合理可行的具体措施。
2021-04-15更新 | 35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同学们在北京某山地开展实践活动,探究土壤特征与形成,考察前提出假设,并通过实践进行验证。

提出假设

不同地点的土壤特征不同,与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关系密切。

选点采样

同学们初次选取三个土壤采样点,其中两个位于山坡、一个位于山顶,后调整为表中列出的四个采样点,进行土壤采样,并记录土壤特征。

编号位置颗粒大小土层厚度/cm土壤表层颜色
采样点1山麓50棕色
米样点2山前古河道35棕色
米样点3山坡17浅棕色
采样点4山顶25浅棕色
(1)与初次选点相比,调整后的选点方案优点有________等。
(2)依据表资料,概括可支持假设的结论。

同学们绘制了两个采样点的土壤剖面示意图(下图)。

(3)与采样点3相比,概括采样点1土壤剖面的特点。

实验探究

同学们将采样点1和采样点3的土样带回实验室进行特征分析。

(4)实验结果显示,采样点3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结合表说明原因。

拓展学习

(5)为了进一步验证同学们提出的假设,还可以如何进行研究,提出你的建议。
2024-05-12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