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分布 >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43 题号:21914070

人口分布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空间过程,其发展演变受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东北三省人口密度增长速度大大减缓,年均增长量以负值为主。下图分别为2014年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2009—2014年东北地区年均人口密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     
A.南部人口多北部人口少B.人口密度差异东西方向大于南北
C.人口密度随纬度升高而递减D.人口密度高值区数量多、面积广
2.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根本因素是(     
A.经济因素B.自然条件C.政策因素D.历史因素
3.推测引起南部地区人口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国家政策驱动B.传统产业发展C.城市化的发展D.产业布局集中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胡焕庸线”为界的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1982—2020年人口规模均持续增长,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下表示意1982—2020年全国及“胡焕庸线”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人口集中化指数的变化,人口集中化指数介于0和1之间,越趋向于1则人口分布越集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集中化指数

年份

全国

东南半壁

西北半壁

2020

0.325

0.27

0.262

2010

0.263

0.185

0.257

2000

0.244

0.157

0.264

990

0.23

0.136

0.268

982

0.237

0.142

0.276

1.我国人口集中化指数的变化表明1982—2020年间(     
A.我国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在减小B.东南半壁人口大量流入西北半壁
C.东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快于西北D.东南半壁经济发展速度快于西北
2.我国西北半壁人口集中化指数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优越的人口稠密区较少B.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
C.人口规模大,无法集中分布D.交通条件差,人口迁移困难
2023-06-27更新 | 4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00—2020年,我国西南地区总人口由19180.05万人增长至20150.06万人,成渝地区是目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口分布密集地区。如表为2000—2020年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两侧人口规模及占比。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地区总人口/万人胡焕庸线两侧人口(万人)/占比(%)
胡焕庸线西北侧胡焕庸线东南侧
200019180.05372.09/1.9418807.96/98.06
201018997.77410.35/2.1618587.42/97.84
202020150.06382.85/1.9019767.21/98.10
1.我国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格局长期保持稳定,主要是因为该线两侧(     
A.消费水平差异大B.产业结构差异大C.自然环境差异大D.基础设施差异大
2.成渝地区成为西南地区的人口稠密区,主要得益于(     
A.交通便利B.经济发达C.资源丰富D.气候优越
3.与2000—2010年相比,推测2010—2020年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东南侧(     
A.劳动力更廉价B.就业机会增加C.城镇化水平下降D.人口老龄化加剧
2024-05-26更新 | 6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城镇与交通线布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山脉南北两侧聚落布局的主导因素分别为(     
A.水源、热量B.热量、水源C.交通、交通D.水源、水源
2.推测图示区域中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是(     
A.金昌B.西宁C.银川D.兰州
3.图示区域商业网点密度远低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受制于(     
A.生态脆弱B.自然资源匮乏C.交通密度低D.政策支持少
2021-12-27更新 | 7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