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0 题号:21977969

如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2.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D.土壤条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空间基尼系数(G)是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能够反映产业空间分布的均衡性。G值越接近于0,表明产业空间分布越均衡;G值越接近于1,表明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大黄鱼是我国近海主要的经济鱼类。我国自20世纪4050年代以来就开始成规模的捕捞作业,2000年实现大黄鱼养殖产业化。图为2011-2020年我国大黄鱼养殖产业和捕捞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大黄鱼养殖产业集聚程度逐年下降B.大黄鱼捕捞产业集聚程度波动上升
C.大黄鱼养殖和捕捞产业空间分布一致D.大黄鱼捕捞产业较养殖产业分布均衡
2.促使我国大黄鱼产业由捕捞为主到养殖为主转变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A.资源禀赋B.市场需求C.养殖技术D.交易成本
2023-10-05更新 | 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该地区的白兰瓜在砂田(下图所示,用砂石覆盖土壤表层)种植,砂田的优势主要在于

①蓄水保墒   ②提高昼夜温差   ③增加降水   ④避免病虫害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016-10-21更新 | 22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由于社会生产条件的变化,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比例发生重大变化,高粱和谷子种植比例呈减少趋势,玉米、水稻和小麦种植比例呈增加趋势。东北地区的耕地面积从早期的3.83亿亩增加到现在的5.62亿亩,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输出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三分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地区粮食种植比例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黑土流失严重
C.市场需求的变化D.劳动力条件变化
2.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小麦种植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     
A.机械化水平高B.土壤肥沃深厚
C.水热条件充足D.宜农荒地较多
3.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小麦种植比例呈增加趋势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B.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C.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D.节省了农业土地租金
2022-11-29更新 | 4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