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土壤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812 题号:21996731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对植被的更新与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等具有重要作用。伏牛山为秦岭东段支脉,植被种类多样。下图示意伏牛山地理位置及其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1.伏牛山(     
A.海拔越低处,受人类活动影响越大,土壤有机碳含量越多
B.海拔高处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碳较丰富
C.海拔1600m附近,土壤有机碳输入量最大
D.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受气温影响,与降水关系不大
2.伏牛山相同海拔处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南坡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坡度C.水分D.海陆位置
2024·湖南长沙·一模 查看更多[9]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1】台湾岛东部纵谷南北长约180公里,东西宽约27公里,两侧地势陡峭,纵谷西侧山麓多冲积扇,平原面积小,土壤颗粒大、土层薄,地势起伏大。下图示意台湾岛东部纵谷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从成因上讲,台东纵谷属于(     
A.断裂谷B.背斜谷C.冰川谷D.向斜谷
2.纵谷西侧山麓多冲积扇的理由是(     
A.地势陡峭B.降水量大C.植被茂密D.河流众多
3.纵谷平原土壤颗粒大、土层薄的原因是(     
A.纵谷狭长,流水堆积作用强B.降水集中,河流搬运能力弱
C.河流流速快,携带物颗粒大D.地势较平坦,沉积物分选差
2024-01-05更新 | 28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2】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不同方式的秸秆还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了未施用秸秆与三种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压还田、秸秆均匀还田)的对比实验。下图为实验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东北地区秸秆还田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A.土质B.风蚀C.降水D.热量
2.属于秸秆覆盖还田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与其它两种还田方式相比,秸秆均匀还田可以(     
A.增加土壤容重B.改善土壤结构C.延缓秸秆腐解D.减少土壤侵蚀
2023-11-16更新 | 5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土壤是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我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华北地区是黄土地,成都平原是紫色土,江南丘陵分布着红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土壤颜色与其形成因素的连线正确的是(     
A.黑土——气温低,有机质含量高B.黄土——湿热的气候条件
C.紫色土——风蚀作用D.红壤——岩石性质和特征
2.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说明(     
A.植物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B.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影响巨大
D.空气的氧化作用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2022-08-07更新 | 4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