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地球的历史 > 地层与演化 > 地层与地质年代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21997908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看到这个消息,青海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剖面(图示意),并做了大量知识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如搜集该区域岩层等资料,带上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请你帮他们完成本次室内的问题探究。

(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3)三叶虫生活的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表现为:____
(4)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波堆藏布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该河曾因M3冰碛垒的阻塞,形成白五—林琼古湖(图);此后,该地地壳相对稳定,随着气候暖湿化,古湖最终溃决。某科考队沿AB线考察,测得冰碛垄与沉积物形成的地质年代,并绘制了地形—地质剖面图,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判断波堆藏布江图示河段的流向。
(2)根据A—B地形地质剖面,推测白玉一林琼古湖水位的可能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3)推测白玉一林琼古湖存续的地质历史时期,并说明判断依据。
(4)科考队员提出,在古湖溃决前可能已有湖水长期从冰碛垄顶部外溢。为验证上述猜想,他需要获取M3冰碛垄西侧湖相沉积物分布的最高海拔。说明获取这一信息是如何验证猜想的。
2024-02-28更新 | 9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具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保存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      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      。
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3)①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              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 ②  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 ③  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 ④  。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  ①   环境向  ②   环境的演变。
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  ③  (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2019-12-16更新 | 56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部分地质年代资料

材料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距今6亿年到3亿年间为震旦纪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到一百万年间为第四纪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大冰期时气温比平均值下降4℃~7℃,海面降低,陆地大面积被冰雪覆盖。间冰期时气候转暖,高纬度大陆冰川面积缩小,中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雪线上升,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海面上升。

(1)材料一中,甲的地质年代是__________,乙的地质年代是__________
(2)甲年代是__________动物时代,乙年代森林茂密,形成的重要矿产是__________矿。
(3)推测大冰期和间冰期期间,地球上的物种数量各有什么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4)在距今1万年到19世纪末的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四次寒冷期和四次温暖期。请简述获得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寒暖变化依据的可能途径?
2020-12-26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