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514 题号:22009975

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土地荒漠化是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的过程。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荒漠化表现为草甸退化为灌丛再退化为沙漠的过程。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水源B.土壤C.植被D.地形
2.在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荒漠化过程中,肥岛效应的强度变化是(     
A.持续变强B.持续变弱C.先变强后变弱D.先变弱后变强
23-24高二上·全国·期中 查看更多[8]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地下生物量是指地下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总量。下表为某地区三个观测点的基本概况,下图为这三类植被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草地类型海拔(m)年平均降水量(m)年平均气温(℃)
高寒草原3445252-3.1
山地草甸3134300--500-5.4—0
山地荒漠草原2861254≥3.6


1.该地最有可能是(     
A.武夷山B.大兴安岭
C.喜马拉雅山D.祁连山
2.Ⅰ、Ⅱ、Ⅲ分别表示(     
A.山地草甸、山地荒漠草原、高寒草原B.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甸、高寒草原
C.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荒漠草原D.山地草甸、高寒草原、山地荒漠草原
2022-01-23更新 | 20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鄂西南岩溶区某地含水层和不透水层上下交替分布,水牯洞地下河沿下坪断裂带向东北流动,跨越三个地表河流域,水量较大,并在水牯洞(岩溶竖井)出露地表。水牯洞地下河全程为潜水性质,仅在出口附近具备一定承压性。下图示意水牯洞地下河及其流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牯洞地下河沿下坪断裂带向东北流动,反映出(     
A.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B.不透水层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C.地层界线与断裂带垂直D.地表水流平行于断裂带流动
2.水牯洞地下河在出口附近具备一定承压性的原因可能是(     
A.洞壁崩落物堆积,导致出水口变小B.地下河溶蚀围岩,导致围岩变薄
C.断裂带构造抬升,导致地势抬高D.毛家河溯源侵蚀,导致河流延长
2024-06-02更新 | 18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3】冰间湖指的是极地在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其形成与海洋的热力、动力过程以及大气的动力因素联系紧密,是产生海冰较多的场所。在北极地区,冰间湖通常出现在海冰较厚的浮冰区域,其位置较为固定,并周期性发展和消失,面积大致为10~105平方千米。按照出现的位置不同,冰间湖可分为沿岸冰间湖和大洋冰间湖,图为沿岸冰间湖和大洋冰间湖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冰间湖的存在可以加快海冰融化,主要是由于海面(     
A.吸收太阳辐射增加B.长波辐射增加
C.潜热输送加强D.海气热传递增加
2.推断北极地区产冰量较大的冰间湖类型及原因是(     
A.大洋冰间湖海面较开阔B.大洋冰间湖海水温度低
C.沿岸冰间湖海气交换多D.沿岸冰间湖海水深度浅
3.冰间湖被认为是北极“最活跃”的区域,主要是由于其(     
A.光照相对充足,浮游生物丰富B.位置变化大,始终不固定
C.降低海水盐度,加强上升运动D.随全球变暖,面积持续扩大
2023-05-22更新 | 8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