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0 题号:22024645

札达盆地平均海拔约3735m,内部沟壑纵横,干旱荒芜,看起来了无生机,但它却是古生物化石的富集区。约500万年前,札达盆地是古湖泊,后因板块加速隆升,湖水外泄,古湖床裸露。盆地形成后,经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由东南向西北贯穿盆地的象泉河。五百万年来,札达盆地中的植被经历了从阔叶林到针叶林、灌木丛、草地,再到荒漠的变化过程。下图为札达盆地地质构造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札达盆地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特征为(     
①寒冷干燥②温暖湿润③风力沉积④河湖沉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影响札达盆地气候演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由森林到荒漠的植被变化B.喜马拉雅山脉的不断隆起
C.札达盆地的内部断裂下陷D.古札达湖湖水外泄、湖泊消失
3.札达盆地古生物化石大量出露的原因是(     
A.环境优越,生物众多B.流水冲刷,深切地表
C.地壳上升,风力剥蚀D.气候寒冷,冰川侵蚀
23-24高三下·河北保定·开学考试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表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在任一条贝壳堤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
2020-11-28更新 | 24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血迹石”是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相同的岩石分别是
A.大理岩和砂岩B.砂岩和片麻岩
C.花岗岩和石灰岩D.石灰岩和玄武岩
2.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B.“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C.“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却凝固作用
D.“血迹石”的形成依次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2020-04-17更新 | 15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天兴洲,原名添新洲,位于武汉市长江段江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江岛风情景观。2022年初,天兴洲的沙坑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游玩打卡。左图示意天兴洲部分沙坑景观图,右图为其中某处沙坑景观的近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沙坑甲、乙两处地表纹理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甲处受沙坑积水水位变化影响B.甲处主要受风力作用影响
C.乙处受沙坑积水水位变化影响D.乙处主要受流水作用影响
2.游客发现沙坑积水比不远处的长江水质更清澈,可能是沙坑积水(     
①比长江水流速更缓慢②主要依靠湖泊水补给③与长江水体交换较少④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2-06更新 | 1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