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2202655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下游的输沙量明显减少。2003年三峡工程运行后,坝下游的输沙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径流携带的泥沙越少,其冲刷河床的能力越大。洞庭湖接纳湘江、资水等汇入长江。图1为长江流域及两水文站位置示意图,图2为宜昌和汉口水文站在三峡工程运行前后的输沙量变化图。

材料二: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多发生在水温较高的营养物质丰富的海区。水体浑浊度越低,光的透射率越高,越有利于浮游生物爆发。

(1)列举3例导致长江下游输沙量明显减少的长江上、中游人类活动。
(2)三峡工程运行后,汉口水文站的输沙量比宜昌站__________(填“多”或“少”),分析其原因。_________
(3)说明2003年以来长江河口赤潮发生频繁的原因。
23-24高三下·浙江·开学考试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罗拉多河长2333千米,流域面积约65万平方千米,但径流量仅为密西西比河的2.3%,且时空分布不均,86%的径流量集中于河流上游的高山地区,70%的径流量集中于4—7月。

材料二科罗拉多河是美国进行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的第一个流域。著名的胡佛大坝于1931年开工,1936年建成。此后,在科罗拉多河流域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干流上已兴建水库11座,支流上修建水库95座。科罗拉多河的地表水绝大部分用于农业灌溉,每年引水量约为95亿立方米,灌溉7个州的土地。

材料三下图为科罗拉多流域示意图。

(1)分析科罗拉多河上、下游径流量差异及其原因。
(2)说明科罗拉多河流域水利工程对下游带来的综合效益。
(3)指出科罗拉多河流域引水灌溉发展农业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2023-09-30更新 | 26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图示城市多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资源型城市,随着当地资源型产业的萎缩,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1)从图示等压线分布可以看出,阜新盛行____风,此季节的气温特征是____
(2)从水循环发生领域看,辽河主要参与了____循环,从水循环各环节来看,辽河属于____环节,辽河春季的补给类型为____
(3)大兴安岭为我国三大自然区中东部季风区与____区分界线,甲地自然带类型为____,造成山脉东西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4)简述辽河的水文特征。
2022-08-08更新 | 5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形成初期是一个淡水湖泊,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13万年前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外泄通道堵塞,气候变干,青海湖逐渐演变为咸水湖。

材料二青海湖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材料三每年隆冬时节,青海湖千里冰封。到3-4月间,青海湖的冰就会融化,这一自然现象,被当地群众称为“开湖”。青海湖的开湖在民间有“文开”和“武开”之说。“文开”是指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湖冰逐渐变薄、破碎、融化,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看到开湖后的连天碧波。“武开”是随着气温升高,彻夜狂风大作,使封冻的湖面温度迅速升高,在动荡的湖水和猛烈的大风共同作用下,厚薄不均的冰层在一瞬间四分五裂。



(1)分析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原因。
(2)说出青海湖夏、秋季节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差异的大小及原因。
(3)比较分析青海湖“文开”和“武开”现象发生条件的异同。
2022-11-02更新 | 3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