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9 题号:2205356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1236km,流域面积15.12km²,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雅马渡以上为上游,雅马渡至哈萨克斯坦的伊犁村(卡普恰盖)为中游,伊犁村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在伊犁村以上,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自伊犁村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历史上未出现过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伊犁河谷地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说明伊犁河成为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水源的原因。
(3)比较巴尔喀什湖东、西湖区盐度的差异并分析主要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宝诸湖位于江苏省中部,是由白马、宝应、高邮、邵伯4个相连湖泊共同组成的湖群,洪泽湖是高宝诸湖的上游。清代初期,洪泽湖东岸的高家堰不断修缮,洪泽潮水受控从东北流入黄河,进入高宝诸湖的淮河水含沙量很低,高宝诸湖连片分布。乾隆末年,黄河倒灌洪泽湖,随后高家堰东南端被冲毁,淮河改为向东南经高宝诸湖入长江。图为2011年高宝诸湖概貌及上河水系示意图。



(1)推测清代初期高宝诸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水文特征。
(2)分析历史上高家堰的修缮及冲毁分别对高宝诸湖面积变化的影响。
2022-12-25更新 | 18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的的喀喀湖湖面海拔3812米,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该湖泊有25条河流流入,只有一条河流由该湖泊向南流入波波湖。的的喀喀湖海拔高而不冻,处于内陆而不咸。

材料二   的的喀喀湖上还留存着一种奇观,那就是乌鲁族居住的漂浮岛。曾经受印加入侵略的乌鲁族人用当地生长的香蒲草(一种类似于芦苇的多年生植物)捆扎成一座座漂浮岛,并居住在岛上。下面分别为的的喀喀湖湖区位置图、乌鲁族人漂浮岛实景图及的的喀喀湖湖区降水资料统计图。



(1)推测的的喀喀湖湖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特点,并简述原因。
(2)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的原因。
(3)推测乌鲁族人用香蒲草建造漂浮岛的原因。
2021-08-27更新 | 2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3】阅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河流在该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2)该地是我国干旱严重地区,说明该地干旱的发生季节和干旱的形成原因。
2016-11-27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