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工业的区位选择 >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2 题号:220562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焦作市地处河南西北部,是全国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焦作市经历了经济的兴衰和转型发展,正在从一个传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逐渐迈上科技创新的转型之路。下图为河南省焦作市位置示意图。

(1)指出焦作市成为老工业基地的优势资源条件。
(2)焦作市经济曾经衰落,试简析主要原因。
(3)与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说明焦作市在创新转型上可能面临的困难。
23-24高二下·陕西榆林·开学考试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承南启北,北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背靠华中经济区。为了进一步推动淮海经济区的发展,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徐州市,以省政府制定的徐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全面推进淮海经济区“八大中心”建设,不断探索城市产业机构优化的途径。现已成为华东重要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游、医疗、会展中心,同时也是省内重要的工商业、金融和对外贸易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华东门户”。

材料二   下表为“1978--2007 年徐州市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相对劳动生产率”表(表中结构偏离度是考查各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之间对称状况的一种经济指标, 指各产业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比与该产业就业在总就业中所占的百分比的比值与1的差。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效率,指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是评价和衡量企业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材料三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了普遍推广。此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面上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为发电板发电提高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可以在水面下养殖喜阴鱼类,形成一体化模式。近年来,在江苏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徐州市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地进行鱼塘施工建设“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位于徐州市北郊青山泉镇的20兆瓦光伏发电站是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有关专家预测,徐州市将综合开发利用采煤塌陷地1200余亩,为塌陷土地利用开辟一条新路。

(1)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徐州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
(2)结合材料二,从徐州市劳动生产率与结构偏离度可以看出,下列关于徐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说法错误的是(   )。
A.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内部已经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失业问题。
B.1990-2000年, 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趋于稳定, 说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基本相当。
C.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 一直以来是主要的劳动力流出部门。
D.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逐渐成为劳动力流入的重要部门, 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3)阅读材料三,简述徐州市郊青山泉镇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优势条件。
(4)简述徐州市发展“渔光互补”经济模式的意义。
2018-03-16更新 | 1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毗邻港澳、土地与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吸引了大量国外服装、电子、家具、家电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21世纪初,珠三角已然成为"世界传统制造业工厂"。伴随人口、土地等红利的消失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机器人制造逐渐兴起并壮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分为本体制造和集成两大类,本体制造专注于模式化的机器人生产,以满足大量工厂"机器代人"的需求;集成侧重于根据客户订单的多样化需求生产能够适应各类复杂作业条件的智能型机器人,对技术要求很高。下图为珠三角工业机器人企业分布统计图。

(1)简述珠三角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分布特点。
(2)从珠三角制造业发展角度说明其工业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3)指出珠三角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问题,并为珠三角工业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021-09-29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蚌埠为安徽省东北部一个渔村古渡,1912年津浦铁路开通,淮河水运带来的水陆转运枢纽区位逐步崛起。20世纪70年代末,已经发展形成以轻纺、食品和机电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省工业经济的龙头。新时期的蚌埠虽然处于多重城市带和创新区域中,但游离于各城市主流发展区之外。2011年京沪高铁、合福高铁、沪汉蓉高铁等高铁主干线路集聚合肥,蚌埠昔日水陆联运交通体系优势不复存在。近年来,原驻蚌埠的科研院所不断外迁,高校毕业生大量流失,高附加值产业集聚合肥。蚌埠从省域核心城市衰落变迁为边缘城市。下图示意安徽省主要战略城市带和创新区空间分布。



(1)简述蚌埠从渔村古渡崛起成为安徽省工业经济龙头的过程。
(2)分析蚌埠从省域核心城市衰落变迁为边缘城市的主要原因。
(3)说出蚌埠从省域核心城市衰落变迁为边缘城市的具体表现。
(4)说明合肥取代蚌埠成为核心城市后对蚌埠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4-02-16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