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应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1 题号:2221499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鄱阳湖有“丰水期汪洋一片,枯水期宛如一线”的说法。2020年7月8日卫星监测显示,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达4206平方千米,为近10年最大。2022年夏季,我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江西省高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罕见气象干旱超历史,鄱阳湖水域面积屡创新低。

材料二:在鄱阳湖入江水道两侧及抚河、赣江沿岸,常常可以看到一系列由风沙组成的丘岗地貌,当地人称之为沙山,其中名气较大的有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的多宝沙山(图2)。

(1)江西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这里山美水美,以下描述符合江西景观是____。
A.河湖密布,鱼米丰饶B.平原广阔,麦浪滚滚
C.群山环抱,冰川广布D.高原坦荡,荒漠广布
(2)随着鄱阳湖周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热岛效应不断____(增强/减弱),沿岸地区湖风____(增强/减弱)。
(3)多宝沙山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当鄱阳湖处于枯水期时,湖滩出露面积大,沙源丰富,所以沙山面积增长最快的季节是____
(4)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2022年鄱阳湖水域面积大幅缩小的原因。

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______;主要水循环类型为____
(5)江西省的土壤主要是红壤,红壤的特点为酸性、质地黏重,通气性较____(好/差),保肥性较____(好/差)。红壤中含赤铁矿较多,其赤铁矿主要来自于____。(填字母)
A.生物   B.气候   C.成土母质   D.化肥
(6)与东北平原黑土地相比,江南地区红壤较贫瘠,请从气候、生物角度分析红壤较贫瘠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北京晨报2010年10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2: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①______; ②______。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3)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4)通常城市会比郊区降水偏多,试分析原因。
2020-05-17更新 | 9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室大棚的放风有一定科学依据,放风的主要目的是降温、排湿、排除有害气体等。正确的放风时间和方式能大大提高蔬菜、瓜类的产量和质量,但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不良后果。左图为温室大棚底部放风口,右图为温室大棚顶部放风口。



(1)在下图中a、b两条短线上绘制箭头,表示打开顶部和底部放风口后气流的运动状况,并说明形成过程。

(2)天气晴朗的冬日,日出后,打开覆盖大棚的草苦1小时后才进行放风,这种放风方式有利于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分析其原因。
(3)当吹偏西风时,为了保持棚内温度一致,应如何调整东西侧放风口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022-04-27更新 | 80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部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下图)。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



(1)湖陆之间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夜晚近地面吹____(湖或陆)风,请补绘空气环流示意图。

(2)图中A处(出山口)为流水作用形成的____地貌,请从形态、地势、堆积物颗粒变化的角度描述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3)若图中开都河沿岸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会使博斯腾湖面积(增大或减小),湖区周边湖陆风(增强或减弱)。
2020-12-29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