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3 题号:2221538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婴求。

位于西亚的塞凡湖地区(图)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湖水水位1916米,分为大、小塞几湖两部分,拉兹丹河是该湖唯一的外流河。历史上当地专家通过理论预测,认为利用工程措施使该湖水位下降50米后,拉兹丹河的外流水量将显著增加,可极大改善下游阿拉拉茨平原灌溉条件。但在工程实施至湖水水位下降了10米左右时,湖区就出现了小气候改变、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工程被迫停止。表1示意塞凡湖水水深与水面面积、蓄水量的关系,表2示意塞凡湖天然条件下水量平衡状况。

表1

水深
(米)
水面面积(平方千米)蓄水量(亿立方米)
小塞凡湖大塞凡湖总面积小塞凡湖大塞凡湖总蓄水量
038410321416195390585
103559761331158289447
203249031227125195320
30301801110293117210
402696359046537102
50235423939039
60176
17618
18
7089
895
5
8010
100.3
0.3
852
20.04
0.04

注:湖面起始水位为1916米。

表2

时间年平均入湖水量(亿立方米)年平均出湖水量(亿立方米)
工程措施实施以前地表径流7.7
湖面降水5.5
//
合计13.2
水面蒸发12.1
地下渗漏0.6
外流水量0.5
合计13.2

(1)与大塞凡湖相比,据表1归纳小塞凡湖的特征差异。
(2)专家认为湖泊水位下降50米后,拉滋丹河的外流水量将显著增大,请推测其理论依据。
(3)水位下降10米后塞凡湖出现频繁结冰现象,请解释其原因。
(4)简述水位下降10米后当地可能出现的水环境问题。
2024·四川宜宾·二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川藏交界金沙江岸先后发生两次山体滑坡,滑坡堰塞体(砂石比约70%)堵塞金沙江导致断流并形成堰塞湖。第一次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在两天后自然泄流,第二次滑坡后堰塞罕坝比第一次高60-100米,预计需12天才能自然泄流,堰塞湖水量将达7.7亿m3,是第一次的三倍。经救援人员连日奋战,在堰塞体上挖掘泄流槽后成功提前泄流。


(l)描述此次滑坡点所在区域的地形特征。   
(2)分析堰塞湖形成后对上下游造成的影响。
(3)指出人工泄流槽的形态变化最明显的时间段并从地质条件及外力作用分析原因。
(4)说明此次人工干预泄流的意义。
2019-05-08更新 | 55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某河流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什么?

(2)说出该河流容易发生凌汛的时间,阐述凌汛的发生过程。

(3)简述该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
2018-02-12更新 | 16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其干流下游分为东河、西河,分别注入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1985年黑河水已经无法注入东居延海,到1992年湖泊彻底干涸。下图为黑河流域图。



(1)黑河补给类型主要有________和地下水等,径流量季节变化较____(填“大”或“小”)。
(2)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说明居延海成为咸水湖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居延海干涸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4-03-02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