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水循环 >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3 题号:22263857

生物生长必备的元素称为生源要素,如氮、磷等。洞庭湖周边大规模修筑堤防,对外挡水、对内围田,形成独特的堤垸体系。堤垸内外存在生源要素的源、汇,部分水域既承担源的功能,也承担汇的功能;堤垸内外通过涵闸实现生源要素迁移(下图)。当洞庭湖区遭遇极端干旱时,外河水位下降,涵闸提水困难,生源要素迁移循环受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示堤垸内外生源要素迁移系统中,仅属于生源要素汇的是(     
A.自然河湖B.地下水C.下游圩D.排水河渠
2.水从自然河湖进入堤垸内再排泄回到自然河湖中,自然河湖生源要素浓度的变化及原因是(     
A.浓度升高流动性增强B.浓度升高营养物质增加
C.浓度降低吸收率增加D.浓度降低流水沉积显著
3.遭遇极端干旱时,仍能存在的局部循环路径有(     
①自然河湖→引水河渠→湖泊坑地②湖泊坑地→耕地鱼塘→排水河渠
③地表→排水河渠→自然河湖④地下水→引水河渠→耕地鱼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24高三下·河北·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够实现图中①环节的是(     
A.我国的夏季风B.我国的冬季风C.长江D.副热带高气压带
2.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B.④C.⑤D.⑥
3.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能B.潮汐
C.地热能D.生物能
2024-02-05更新 | 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课题组为研究福建南部地区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小区开展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个实验组:

实验组Ⅰ: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约95%;

实验组Ⅱ: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

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某年5月和8月多场降雨过程的相关数据。

下表为该径流小区5月和8月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雨月份(月)降雨场次降雨量
(mm)
降雨强度
(mm/h)
土壤流失量(g)
5126.701.467.8180.16825.217
232.002.2022.9289.750324.042
324.323.0532.23311.2375386.549
8411.752.665.9752.451221.785
514.403.2419.1353.170226.180
653.333.88222.121130.335486.960

1.表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     
A.实验组Ⅰ、对照组、实验组ⅡB.实验组Ⅱ、实验组Ⅰ、对照组
C.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对照组D.实验组Ⅱ、对照组、实验组Ⅰ
2.据实验数据推断,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对土壤流失量影响较显著的是(     
①降雨②蒸发③地表径流④地下径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022-02-24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入渗率指水分自地表渗入土壤中的强度,以每小时若干毫米表示。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土壤时的最大入渗率,叫“入渗容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砂壤土和粘壤土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的入渗率变化情况,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湿粘壤土B.②——湿砂壤土
C.③——干砂壤土D.④——干粘壤土
2.关于入渗率和入渗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时间越长,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B.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量越大,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C.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入渗初期
D.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降雨后期
2016-11-26更新 | 10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