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6 题号:22314367

20231031日,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在福建莆田南日岛海上风电场完成全部工程安装。该项目的平台主要由漂浮式风机和养殖网箱两大部分组成,在生产清洁电力的同时还能养殖鱼类海产品。相较于固定在近海海床里的传统风机,漂浮式风机利用浮力原理,漂浮在水上运行,这使得漂浮式风机不仅可以在近海,也可以在深远海进行部署,为探索开发深远海资源开辟新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1.漂浮式风机与传统固定式风机相比,其主要优势是(     
A.适用范围更广B.发电数量更大
C.建设成本更低D.海洋污染更少
2.该项目投产后有利于我国(     
A.改变油气资源短缺状况B.减少国家用电需求
C.提升海洋资源利用效率D.保障国家环境安全
2024·北京门头沟·一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自然资源是指天然存在、有使用价值、可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包含土地、矿产、水、湿地、森林、草原与海域海岛7种类型。自然资源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下图示意2018年中国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空间上总体呈现的特征是(     
A.自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B.东部地区>西北地区>中部地区
C.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D.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2.西北地区综合利用效益具有显著优势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B.森林资源C.草场资源D.湿地资源
3.为降低我国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空间差距,应(     
A.加大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B.扩大自然资源的国外进口量
C.禁止开发东部自然资源D.增强地区间自然资源协调利用
2023-05-23更新 | 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库布齐曾经森林茂盛、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逐渐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大片沙漠。如今当地在开发太阳能资源的同时,创造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治沙改土、产业扶贫”的生态光伏模式,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明清时期库布齐从水草丰美演变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B.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大
C.地表多沙质沉积物D.过度放牧、砍伐和垦殖
2.生态光伏模式中光伏板可以(     
A.反射太阳辐射,保证作物生长B.增加太阳辐射,提高地面温度
C.有效遮光,利于种植耐寒作物D.降低风速,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
3.该模式有利于(     
①固沙治土,有效防治土地荒漠化
②增加当地的年降水量,改变气候条件
③提供新能源,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④增加草场面积,改善畜牧业发展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2-11更新 | 17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中S国是所在大洲的能源消费大国,煤电是该国主要的电力来源。但面对优质煤炭资源储量的日益枯竭和亟待开发的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加快向清洁低碳能源转型已迫在眉睫。下图为S国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发电场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最可能是(     
A.地热能B.风能C.潮汐能D.水能
2.对S国降水分布特征的影响最大的是(     
A.海陆位置B.东南信风C.盛行西风D.沿岸洋流
2023-05-06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