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3 题号:2241530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相继建成、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开工建设,上海和南通两地联系日益紧密,南通5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有合作,并逐渐发展出三种产业模式。一是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南通。生物医药、工业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高端制造环节加快向南通转移。二是孵化在上海、转化在南通。不少项目与上海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深化科技研发合作,在南通实现产业化。三是前台在上海、后台在南通。企业把总部营销窗口设在上海,而金融后台、呼叫中心、工业设计等配套产业逐步在南通集聚。

材料二图左为上海大都市区示意图。图右为2020上海和南通产业结构图。

(1)根据材料,比较2020年上海市与南通市的产业结构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从辐射方式和内容等角度,阐述上海对南通的辐射作用。
(3)从区域关联角度,简述上海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的措施。
23-24高二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28~31日,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福州隆重开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将扩大核心区的辐射能力,有效实现梯度转移,直接推动中、西部若干省区的经济发展,营造区域经济共生多赢的格局。
材料二: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珠三角三大产业结构示意图。

(1)泛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珠三角地区的特色农业各是什么?
(2)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在经济区位、资源、产业结构上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试从以上几方面分析泛珠三角合作的有利条件。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第二产业应如何调整布局,优化升级?
2016-11-27更新 | 2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资源环境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某一人口规模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下图是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示意图。

(1)我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总体分布特征是____
(2)分析江苏省单位面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主要原因。
2022-07-05更新 | 1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进入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呈现以中国为中心、中高端制造业和中低端制造业分流同步转出的“双线转移”趋势,2009-2019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由此发生改变(下图)。从转移方式看,新一轮产业转移呈现以龙头企业带动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的抱团式转移,如申洲国际。作为中国最大的垂直一体化针织制造商,申洲国际不断向产业链高端进军,从OEM(原始设备制造商)逐步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转型,通过建立大品牌专用工厂、承诺产品直接上柜等,成为世界第一的棉纺织企业。



(1)据图描述2009-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的变化情况。
(2)在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指出以中国为中心的“双线转移”路径和推力因素。
(3)依据材料,推测申洲国际成为世界第一棉纺织企业所采取的措施。
2022-01-02更新 | 3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