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应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2241539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0年4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增强经济发展优势区域承载能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成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重点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县城、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等,都是动力系统不同层级的功能节点,让每个节点都能按照其比较优势发挥最大效能,是动力系统的内在要求。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

材料二:如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

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
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效应和绿洲“冷岛”效应都是热力环流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下图中,下图为大陆内部某荒漠与邻近绿洲近地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B.不同下垫面的热容量差异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2)绘制白天绿洲“冷岛”效应的大气运动图:(在下图中所示横线处标出气流运动箭头)

(3)简述沙漠绿洲局地热力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4)在一些较干旱的绿洲,人们常在种植瓜果的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粗砂或砾石。请分析覆盖层的作用。
(5)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请你列举一些措施。
2021-09-12更新 | 5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气边界层是靠近地球表面、受地面摩擦阻力影响的大气层区域。大气流过地面时,地面上各种粗糙物体会使大气流动受阻,这种摩擦阻力由不稳定气流向上传递,并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达到某一高度后便可忽略,此高度称为大气边界层高度,与热力、风速成正比,与湿度成反比,大致为3001000米。下图示意我国南海区域不同季节大气边界层高度日变化情况。



(1)指出大气边界层所在的大气层名称,并简述该大气层的特点。
(2)描述我国南海区域大气边界层高度季节差异及日变化特征。
(3)从大气热力作用的角度,推测相较于海洋区域,附近陆地大气边界层高度日变化幅度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024-02-21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保证冬季农业生产,我国北方地区农民多采用日光温室系统来解决低温冻害问题。日光温室系统往往留有2处通风口,保证散热和湿度稳定。温室顶部的卷帘可根据昼夜情况自动打开或收起。通过卷帘、薄膜和后墙的配合设计,日光温室的气温可全天维持较高的状态。研究表明,日光温室后墙白天接受太阳总辐射约占温室接收太阳总辐射的50%~60%。下图为“某地日光温室示意图”。

(1)图中日光温室的2个通风口,属于出风口的是____ (风口①/风口②),通风口打开的时间最适宜在____.(上午/下午/晚上)。
(2)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图中的日光温室全天可维持较高气温的原因。
(3)为进一步提升保温效果,请针对日光温室的后墙设计,提出改进建议。
2024-01-19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