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3 题号:2243327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地区一直是我国粮食短缺地区之一,提高其粮食自给能力和确保粮食安全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青藏地区粮食问题历来受到我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20世纪60年代的垦荒运动、70年代的商品粮基地建设、90年代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和青海东部农业综合开发及2000年黄河丘陵台地土地整治工程等,均是为了提高该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食物安全。到2020年该区域粮食缺口依然高达142.92万吨。图示意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农业生产类型分布状况。

(1)试分析2020年青藏地区粮食缺口依然较大的原因。
(2)指出青藏地区的两大粮食生产中心,并分析两区域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3)从供给角度,据图指出青藏地区粮食风险指数较高的地区,并为保证该地区粮食安全提出合理建议。
(4)有学者认为青藏地区粮食应该以自给为主,请为该观点说明理由。
23-24高二下·江苏徐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石林是指坚硬的碳酸岩在流水长期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密集如林的针柱状、尖锥状的地貌景观,是水——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石林县位于昆明市东南部,自东向西是岩溶山地向路南盆地过渡的缓倾斜岩溶坡地,区内碳酸岩深厚广布,岩层节理裂隙发育,为滇中高原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下图为石林县气候资料统计。

(1)说明石林县石林发育的条件。
(2)评价该地貌对石林县农业发展的影响。
(3)请推测未来该地貌的发展趋势。
2024-06-07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茶树喜暖怕寒;有耐荫的特性,喜光怕晒;适宜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2000mm,适宜生长在红壤、黄壤、砂壤土、棕色森林土酸性土壤地区:在坡度小于30°,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种茶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使茶叶有好的滋味和嫩度。

材料二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地带的石阡县被称为“中国省茶之乡”,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有千年的茶叶栽种历史。该县平均海拔857米,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8℃,年日照数平均123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21mm,无霜期303天,土壤以黄壤、山地黄棕壤为主,充分满足石阡苔茶的生长需要。

材料三     苔茶是石阡县主导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目前,石阡茶叶产业还存在发展水平不均、品牌效应不强、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石阡县适合苔茶生长的自然条件。
(2)简述石阡县发展苔茶产业给当地带来的效益。
(3)请你为石阡县苔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2021-07-17更新 | 1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下图“毛里求斯岛及附近区域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表,简述普莱桑斯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说出毛里求斯岛内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分布特点。
毛里求斯是地处印度洋西南的一座火山岛。自18世纪以来,甘蔗一直是其主要农作物。
(3)分析毛里求斯发展甘蔗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2018-01-07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