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8 题号:2247054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障壁岛是平行于海岸,与海岸之间有潟湖相隔的狭长沙岛。障壁岛通常呈链状,中间有潮汐通道将潟湖与海相连,其向海一侧坡度较陡,向潟湖一侧往往分布有众多冲溢扇(特大高潮或风暴潮溢过沙脊冲积形成),坡度较缓。下图为障壁岛及周边地貌示意图。

(1)指出形成障壁岛的泥沙主要来源及外力作用。
(2)推测障壁岛至少两种可能的形成过程。
(3)比较冲溢扇与潮汐三角洲物质粒径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中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关注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以下是其中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表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形态特点,该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____图,该地貌是由____作用形成的。
(2)乙同学考察回来说道:“这次我冒着高达40℃的高温拍摄了这张照片,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是____图,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作用是____
(3)丙同学考察地,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据此判断其应是____图,该类地貌在桂林发育典型的原因是____
(4)丁同学的考察活动是在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丁同学拍摄的照片最有可能是____图,判断理由是____
2021-05-15更新 | 16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套平原曾是3个互不联通的断陷盆地(下图),黄河注入河套盆地。70~60kaB.P.(即距今7~6万年)期间,随着鄂尔多斯高原的构造抬升,3个盆地连通形成吉兰泰一河套大湖。7~5kaB.P.期间,由于气候暖干化和晋陕大峡谷被切穿,吉兰泰河套大湖的水位下降至1030米以下。


(1)判断70~60kaB.P.期间河套盆地(湖泊)水体盐度的变化,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明7~5kaB.P.期间吉兰泰—河套大湖的变化。
(3)有学者提出猜想:由于泥沙淤积和黄河改道,导致吉兰泰—河套大湖最终演变为如今的河套平原。请作出合理解释。
2024-02-28更新 | 20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图1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图2为我国政区简图。

材料三:图3为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示意图。


(1)图1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戊的相应次序为:黄土桥____;海蚀桥____;喀斯特溶蚀桥____;风蚀桥____
(2)图2中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
(3)图3中,根据石灰岩的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____________
2024-01-24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