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5 题号:22539636

弄堂,其特点是由一长排狭长的房屋组成,由两个或更多个家庭共享一个入口,并且人口密集,房间狭窄。上海人的弄堂生活中除吃饭、洗衣、休闲、娱乐等多方面内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交易买卖,它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而如今居住在弄堂里的上海人也越来越少。图示意上海老弄堂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弄堂文化体现出该建筑的结构特点是(     
A.紧凑性B.坚固性C.封闭性D.繁华性
2.上海弄堂建筑的保留对上海城市的有利影响是(     
A.方便城市内部交流B.传承上海文化底蕴
C.促进商品贸易往来D.减少城市居住占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库斯科城是南美洲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印加帝国的首都,位于安第斯山脉海拔为3400m的山谷中,并未在平原地带建设。库斯科城现存的文化遗址中存有三道著名的石墙。石墙由巨大的多边石筑成,每块石头的上部略有凹槽,让石头相互咬合,不用任何灰浆固定,却连张刀片都插不进去。图Ⅰ为库斯科城位置示意图,图Ⅱ为城中的石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库斯科城在山脉之间的山谷而非平原地带筑城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降水D.交通
2.库斯科城石墙每块石头上部略有凹槽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小地震造成的损害B.预防洪水造成的侵袭
C.削弱生物的侵蚀破坏D.营造美观的视觉效果
2023-09-30更新 | 5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传统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下列四幅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渔樵耕读”是中国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是古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在四地的民居中,最有可能出现“渔樵耕读”木雕作品的是(     
A.山西窑洞B.客家土楼C.徽派建筑D.傣族竹楼
2.下列因素对山西窑洞的选址、修建影响最小的是(     
A.光照B.地形C.水源D.土质
2024-04-30更新 | 14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某旅行者在下图地区旅游,发现甲地分布着以泥土混合茅草盖成、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蜂巢屋(图右景观图)。当地居民说:土塔每半年便要修补一次,要不然会溶掉的。完成下面小题。

1.对当地土塔“溶掉”起重要作用的大气环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盛行西风带
2.蜂巢屋“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主要目的是(     
A.隔热,降低夏季室内温度B.御寒,抵御冬季严寒侵袭
C.防潮,保持夏季屋内干燥D.加固,抵御夏季雨水侵蚀
2024-05-17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